冥想8-深呼吸带来的不适与思考

时间: 6月6日日 6:48-7:08

坐享:20分钟

地点:家阳台沙发

姿势:单盘腿-右脚

景音乐:笑来冥想指导


*冥想观察*

跟着笑来冥想指导全身扫描一次,扫描后集中意念呼吸至结束。跟随扫描时,感觉不是很强烈, 也不够专注,一个一个的念头会不受控地突然冒出来;后来改为想象气血流动,意念到哪儿,就感觉气血到哪儿,通畅温暖很舒服。奇怪地是关注呼吸后总觉有些胸闷气短,只有很深很深的呼吸才感觉彻底,感觉像得了什么病似的。可是为什么平常呼吸没有不适呢? 


*坐享感悟*

早上8点20又去了瑜伽。恰巧今早的瑜伽老师强调了呼吸的重要性,她说很多人做瑜伽只关注自己的体式做得正确与否,到不到位,却忽略了当下最重要的是呼吸。在瑜伽过程中只有关注呼吸才能更好的与自己对话、更好的觉知身体,才不会因为一些难的体式不自觉憋气亦或浅呼吸;倘若憋气,不如放弃和自己对抗较劲。

当我问到我冥想时深呼吸的困难时,她解释说虽然浅呼吸会让我的身体处于长期缺氧状态,但它已经习惯了浅呼吸;身体一旦改变习以为常的呼吸方式,刚开始是会不舒服的;就像习惯抽烟的人,一旦不抽烟了,身体刚开始是会非常不适应的。 因为身体适应了浅呼吸,所以没感觉难受;深呼吸时,身体一时不能适应,就有些不舒服了。呼吸只要日后循序渐进的深入,是会给身体带来正向改观的。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呼吸越来越浅呢?

不同的情绪体验发生时,人会有不同的呼吸韵律。尤其是在紧张、害怕的时候,常常会忘了呼吸或者暂停呼吸。但其实在这个时候,人最需要的是深度呼吸,才能把因为负面情绪产生的毒素释放掉。

还有随着年岁的增长,平常又很少锻炼身体,身体机能慢慢退化,呼吸浅表能维持机体的基本运作。

这让我联想到“适应性”这个词。百度了一下,生态适应是生物随着环境生态因子变化而改变自身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以便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适应性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人类的一大优点,极快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同时,它实行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运行法则,适应了这个,那个就退化了,此消彼长,环境退化到过去时,相应的适应技能早就无所踪影了,这时,人很可能要为此付出代价。

从此可以看出,我们要提防自己满足于各种“适应”,也就是满足于舒适圈。碰到不舒服了,也一定不要慌慌张张就判断是哪里出问题了。暂时抛开感情和情绪的自然反应,从理性的角度分析碰到的状况是正向还是反向的反应。只有警惕舒适圈、时不时跳出来并将理性分析代入,我们才不会被表面蒙蔽,做出错误的决定,就像如果我冥想时深呼吸带来的不适让我放弃了深呼吸,这将会是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授课教师Tal。 【本讲简介】 目前看来,如果你只能做一种运动,那么最佳选择,时间最花得其所的是有氧运动,理想的是...
    金石明镜阅读 10,336评论 0 31
  • 最近项目中有用到发布混淆aar的需求,网上有很多方法,但都不够全面,这里把自己整理的结果做个汇总,避免重复收集浪费...
    韦东锏阅读 20,852评论 15 51
  • 假如我有一匹马,他有一个独角,独角颜色全世界的颜色,只要他的独角是什么颜色,身体就是什么颜色,而且颜色还有各种功能...
    黄靖严阅读 1,657评论 0 0
  • 稀稀雨,轰轰雷声;疏疏风,莹莹闪电! 夜半雨伴,心里难断。数数载,淅沥往事,缠汝心间;闻所言,寸寸心肠,意犹糜烂!...
    雨墨未果阅读 2,047评论 0 3
  • 作为敏感肌,不是神马东东都敢往脸上抹滴,一个不服,就面部瘙痒脱皮,发红长痘的,弄得出门戴口罩,搞得像大明星似的很有...
    小万写作根据地阅读 3,01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