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生海海》有感

麦家在《人生海海》的腰封里这么推荐它:“我想写的是在绝望中诞生的幸运,在艰苦中卓绝的道德。我要另令山头,回到童年,回去故乡,去破译人心和人性的密码。”最初是“童年”和“故乡”这两个词吸引了我,让我翻开了这本书,这是我看的第一本麦家写的书,我特别想通过它去了解他的成长背景、他的人生经历和他对故乡的深情……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麦家对父爱的期盼和渴望,感受到他对故乡浓浓的依恋,感受到他的痛苦,也感受到他在不断地与过去的经历和创伤和解,我不确定书中有多少情节与他的真实经历相关,也许完全是虚构的,但我想,我体会到的这些深刻的感情一定是真实存在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我相信他的破碎的心也一定可以在笔下流淌的感情中得到释放和治愈。

如果让我用一段话总结《人生海海》讲了什么,我想这么说:“它讲的是一位国民党上校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与命运作抗争,经历大起大落,起起伏伏,最终仍被时代无情吞没的故事。”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而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盘根错节,密不可分,每个人身上都刻着时代的印记。书中的上校经历过战场的枪林弹雨,经历过战俘营的关押,经历过被开除军籍遣返老家的处分,也经历过被整个村子视作“太监”的流言,他总是能云淡风轻,坦然面对。可就是这么一个出类拔萃、英勇无畏的人,也有害怕的事,他害怕身上被日本人留下的那些写满耻辱的印记被公之于众,害怕被当成一个“叛国者”,更害怕的,是这个红卫兵当道、有理说不清、极致摧残人性的社会,在时代面前,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即使他是一个英雄,即使他始终如一,坚守自己,也依然逃不过惨淡的结局。

小说里另一个重要的角色是“我”,一个贯穿整个剧情主线的关键人物,书中的很多故事片段都是“我”偷听来的,透过“我”在各个年龄段的不同视角,为上校的故事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和深度。年幼的“我”对上校的经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总能在大人讲述上校故事时找到最佳偷听位,因此也在心中装下了很多无法言说的秘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看过人生百态,经历过人生的浮浮沉沉之后,“我”的窥探欲变得没那么重了,即使机会就在眼前,“我”也不再忍心去探究上校肚皮上的字是什么,也不会再拿着黄金手术工具去对小瞎子发问,质问他为什么在“我”父亲去世之后还要造谣。当“我”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并且越来越成熟之后,“我”对于事情的真相开始慢慢看淡,即使永远无法知晓全部事实,“我”也在心中有了自己的判断,受到外界的影响越来越小,内心也更平静了。年龄和事业上的成功赠予“我”豁达和宽容之心,让“我”和命运达成谅解协议,对于当初伤害过“我”的人也滋生出不可抑制的同情心,我想这大概就是成长吧,也是麦家所希望带给每个读者的一点力量!

身处时代的洪流当中,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试图与时代作对抗,但仍然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生活中有太多的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了。人生海海,我们既要保持清醒,坚定内心的选择,充盈内心力量,也要学会放下,对生活多一些包容,一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至于结果,就交给时间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