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4-培训师成长爱总结——课程导入

O开场引入

已经想好了我准备给学员的工具是ORID,就把这个工具通过案例讲透,并结合“一句话”模型练习、用活,再提炼2-3个锦上添花的小技巧,最后做一个现场练习,可以让他们拿出以前写过的心得体会修改,或者现场写一份心得体会,从一句话开始写再填充。由此,我这一个小时的钟点课程的大致流程和内容就基本成型,那么课程如何导入呢,即我的开场、引子部分怎么做呢?这是我今天想解决的问题。

R这个很重要

我想课程导入这个部分还是很重要的,因为1个小时的课程,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用游戏等形式破冰暖场,必须花较短的时间开场、引入,建立讲师与学员的连接、学员与课程的连接,尽快吸引学员关注课程的主体部分。

I再次学习李老师的干货——开场形式

昨天晚上在百度上看到一篇《培训师常用的6种开场方法》:

培训师在授课时的开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自我介绍,另一部分便是课程导入式的开场了,后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导入课程主题和课程内容,让环节过度更流畅。课程导入式的开场,常用的方法主要有6种:

第一,开门见山。也就是直接了当,直奔主题,不拐弯抹角,直接告诉大家你要和大家分享什么。

第二,问题导入。也就是在课程开场时,抛出一个问题,从而引发大家思考。当然,这个问题必须与课程主题有关。

第三,陈述背景。这种方法是为了说明为什么要上这门课。

第四,案例故事。先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案例或故事,从而过度到课程主题。相较于陈述背景,大家更愿意听案例和故事。

第五,活动互动。选择一个操作起来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道具的小活动作为开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这个小活动就不仅仅是为了调节课堂气氛的,更多是为了导入课程主题。

第六,新闻热点。这种方法类似于案例故事,以时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作为案例,只不过因为正在发生,所以更容易引起共鸣。

关于授课开场的方法,远不止这么多,这6种是极为常见的,你可以根据不同的课题,不同的场合,来选择合适的开场方法。当然,不管你选择哪一种,它一定是要为导入课程主题和内容而服务的。

就在刚才,我突然想到李老师好像写过关于这方面的干货!果然李老师讲得更简洁,他把开场形式主要分为三大类:


老师的图也借用了

1、视觉类:视频、图片、数据表:从视觉上造成冲击力,包括动态、色彩、数据反差与强烈度。

2、听觉类:讲故事(案例、新闻)、音频、音乐播放:故事和案例、新闻本身都是一类内容,构成要素完全相同,只是有的故事是远点的,有的离我们实际工作近一点的,所以本身是一类、音频和音乐是不同的呈现形式,从听觉入手吸引学员。

视频和听觉都是单向的信息,还需要老师进一步的讲解和互动。

3、互动类:表演、提问、活动(游戏):互动包括问答、游戏、小活动一类的。但都是属于需要现场学员亲身体验,参与到课程之中,即体验式教学。

D痛点三问

我决定“直击学员的需求点(痛点)”来个痛点三问:

小伙伴们,我们除了在学校里要写作文,上班了也写过不少文章对吧?那么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以下情况:

写写停停,不知道怎么写。(字幕:无方法)有这种情况的小伙伴请拍下桌子。

拼拼凑凑,该写的都写了,可感觉自己也理不清条理。(字幕:无结构)有这种情况的小伙伴请拍下桌子。

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真情实感,可领导说没写到点子上。(字幕:无重点)有这种情况的小伙伴请拍下桌子。

2017年5月28日


我的课程目标:通过工具讲解、案例分析与现场练习,解决学员写作方面无方法、无结构、无重点的问题,达到帮助学员用较短的时间写出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学习心得等有真情实感的,并对实际工作有帮助的分享类文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