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2876 字 | 建议阅读 6 分钟
说件真实的事,前几天,在我常去的公园里,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在溺水后,由于大人没有及时发现并救治,最后小小生命就这样消失了,时间不过短短几分钟,而那个有水的地方,深度不足1米。而溺水的时候,小孩的大人在一边聊天,并没有发现孩子不见了。
这个实例告诉我们,很多看似不应该发生的事,就这么突然发生了,我们可能往往因为缺乏最简单的常识和应急措施,而让自己后悔一辈子,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很难感同身受,但是这样的他人的经验教训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这也让我想起了,去年刚学游泳时,那时和一个教练交流关于遇见在游泳过程中抽筋时的应对办法,他说:游泳过程中如果遇见抽筋,最重要的是不能慌乱,不要造成呛水。如果是在浅水区(1.41.7米),就快速收腿站立起来,然后用手按压抽筋部位,然后上岸休息一会儿;如果是在深水区(23.5米),有浮水线就近拉住身边的浮水线,没有就深吸一口气,分开腿,然后板抽筋部位,反复几次恢复后,再慢慢游到浅水区或岸边。
听上去有点复杂,实际上,反复演练一下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我就遇见过一次,当然程度不算严重,我就咬牙缓慢就近游到岸边,然后拌住脚恢复并休息了一会儿,还在平时模拟了一下如何能短暂的控制抽筋。
而我们也常看到很多会游泳的人,在浅水区发生溺水的案例,其实,就是因为遇见紧急情况时,出现了慌乱,或者平时根本没有这种应对出现的意识,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而我们以为的应急措施都是一些摆设,实际上,那真的不是摆设,如果我们想要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控制好,就要认真的学习这些应急措施,而不是做一点表面功夫,很多时候,这关乎你自己的生命。
| 1.认真学习
应急措施是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可我们的教育一味强调考试,忘记了这样的常识教育的重要性。
或者说,让我们学习这些应急措施,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不是让我们学习后给出一套自己思考过的解决方案,更不要说进行实践演练了。
正常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是完全不一样的,而更重要的是,这里面的心态差异非常大。
而心态的差异又是应对紧急情况最重要的因素。
比如说游泳中,正常情况下说得更多的是划臂、移臂、打腿、换气的节奏等,而紧急情况下我们要掌握的是抬头蛙、侧泳、呛水应对、抽筋应对等针对紧急情况下的不同的技巧和方法。
俗话说的,善泳者溺,其实是被我们误解了的,真正的含义是,因为会游泳的人更多时间接触水,增大了出现紧急情况的概率,而又没有正确学习如何应对紧急错情况,导致了在情况发生时的悲剧。
而应对紧急措施的方法截然不同,这真的是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认真学习应急措施不是什么没事了闲得慌,而是认识到小概率事件可能会发生这层含义,而做的提前准备。
| 2.靠运气?
而大多数人认为,他们是不会遇见突发情况的,因为运气都很好。
但现实情况却是,一旦遇见了紧急情况,除了懵逼还是懵逼,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能说紧急情况把他们吓傻了,而是人体在遇见不可控的突发情况时,会开启一定的防御机制。
比如说,人体突然进入温度很低的水里时,身体会制造短暂的休克状态,而有高度近视的人跳水还可能造成视网膜脱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游泳馆都贴着严禁跳水的字样,这绝不是吓小孩子或不会游泳的人的笑话。
但是,很多人就是会觉得跳了也没有影响的,认为没有任何关系,不以为然。
这其实就是应急意识淡薄的表现,而每当真的出现事故后,才后悔莫及。
而对于有应急方案,却从来没有演练过的人来说,应急方案依然只是个摆设,或者是一些大道理,很多人看了以后,就忘记了,依然不认为会用到这些措施。
这样的思维会造成在遇见危险时的危险指数更高,因为认为自己知道了应急措施,不担心遇见,而实际上并不知道真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
很多事实都说明,没有应对措施,危险概率很高,有应对措施,同样也没有降低多少危险概率。
因为我们一旦遇见紧急情况,更多的是惊慌失措和无助,而这恰恰又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
之所以很多应急方案只是表面上的,就是因为我们很少去预演去练习,甚至都没有没有到具体的执行步骤,更不要说详细到具体的完成时间了。
我们总是认为说紧急情况的人很讨厌,就是没事找事干,可问题是,难道非要等悲剧发生了再去后悔?
| 3.练为战
时间就是生命,在应对紧急情况时,这句话真的是真理。
我想起了军队里常说的一句话:练为战。
就是一种时刻准备着的精神,倒不是我们一定要具备随时随地的应急思维,但通过学习思考,并对生活中常见的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做好准备,这还是可以的。
因为作为一个思考清晰的人来说,紧急情况发生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立即行动并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应对问题,而不是想着自己运气好,永远不发生。
这是有本质区别的,而带来的后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小概率事件是会出现的。
我们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任何小概率事件都会发生,这样才会在遇见时,心态能够保持一定的平和,不说非常平和,但至少心里有一个应对的准备。
千万不要以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或者自己就是运气爆棚,这真的是必须小心谨慎的一件事。
其次,保持平常心是需要不断训练的。
我们可以通过平时多注意准备工作,减少发生的概率,就算真正的突发情况出现时,就能按照步骤应对,也能处理80%的问题了。
保持平常心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不仅仅是在应对紧急情况上,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用到。
但是平常心也不好保持,因为人是情感动物,遇见重大事件,难免会出现情绪波动,而这时的波动是不利于应对紧急情况的。
所以才有在平时多练习自己接受事实的能力,当一件事发生了,我们只有快速接受了,才能快速的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最后,要有演练思维。哪怕是在大脑里提前预演一下,也要试着演练一下异常流程和正常流程的不同操作方法,并区分里面的异同。
我们以为自己大脑知道了,在遇见情况时就能很好处理了,而实际上,可能那时大脑处于短暂的空白,因为为了防止大脑因为突发事件而受伤害。
所以有机会演练就可以多演练一下,比如游泳遇见紧急情况,遇见电梯紧急下坠,发生火灾,发生地震等情况,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一旦发生,应对如果不好,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 持续践行
今天的话题有点沉重,但是,我觉得是值得思考和行动的,因为很多生活中的常识和应急措施,我们其实都或多或少掌握了一些,但是平时都是沉睡在我们的大脑里,没有怎么调取。
而非要等紧急情况发生,再使用,会出现应对无力的情况,而无力的情况可能导致很多不美好的结果。
所以,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来,至少思维里要多一个这样的应急思维,有意识的提高它,不管是工作生活中,都可以得到应用。
而之所以我会想到应急这个话题,可能跟我过去在工作中也参加过类似的应急工作有关系,我知道这个的重要性,真的很重要。
所以我分享给大家自己的一点切实体验,不是为了让你觉得:嗯,不错。
而是想的,从此以后,至少你能对应急措施有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或者多一个思维模式,帮助你解决紧急情况。
没有人希望发生紧急情况,但它就是真实存在的。
下半年开始一个月了,期待收到你的持续行动反馈,哪怕是只有一句话的留言,分享都会给其他人更多的力量。
持续践行,从每天完成一件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