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早晨再次听紫雨老师的课,重点听案例分析部分。先记录。孩子做出的改变有时看上去是很小的改变,但实际上是非常了不起,非常难的改变,这时可以再次去表扬他,表扬他这个改变看到他长大成熟了,可以巩固你想要的好的行为,同时下一次孩子想要做到的动力更强,心性的锻炼会更强化。表扬,时机,方法得当,就能够更好地巩固。这时还可以买一个小礼物,肯定他,放桌上,是一个自我提醒。具体化成一个实体化的东西,大大降低他叛逆的可能,好的行为要表扬,反复表扬。每一天的潜移默化对他的成长很重要。
反思这么多年,我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就是每天只看到他做得不好的地方,孩子经常说,我的优点你从来看不到,我做什么都是错的,做什么都是不对的。可我觉得自己没错,孩子爸爸也说,难道做错的不要指出来吗?不要让他改吗?没想到让孩子的自信心严重受挫,孤独感很强。伴随来的学习习惯也出现问题。
这段时间的学习,父母到底陪伴做什么,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才是能够给到孩子的。什么才是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接纳。智慧的父母,要学会看到孩子做到好的地方,就及时表扬,反复表扬,引领他心性的锻炼,比分数更重要。
孩子不愿意管教是因为觉得我们限制,那出发点是让孩子感觉到,限制是为了让他更大的自由,如限制玩手机,但让他感觉更多的户外活动,更多时间和朋友在一起,是扩大自由。人生兴趣点很多,时间有限,要做好分配。父母做不到这点,孩子就会对抗。不是直接用嘴巴讲,要让孩子感觉到。首先感觉原点要对,再纠正表达方式,所以家长要自我成长。教育孩子先教育好自己。
一切的限制都是为了爱。要内化成自我自律才能放手。先自我自律再教育孩子。自己做到再要求孩子,一切从管理自己开始。
向孩子示弱,不要唠叨,让孩子觉得同心。和孩子一起努力,无所不谈,走进孩子的心窝。这次做得不够好没关系,下次进步一点点就好了。不要高高在上,互相鼓励互相打气。
沟通,首先源点是爱,传递出去的也要爱的感觉。不能变成谈条件。达成共识,说妈妈为了爱你,玩游戏同时照顾眼睛,运动,户外运动至少半小时,散步打球,让自己透透气。如果不想出去,在家里想做什么运动,但和出去外面还是有区别的。达成的共识写下来贴在墙上,说话算话。前面没具体量化,后面会出现争执。孩子觉得被限制,就会叛逆。父母的表达方式不要总是谈条件,让孩子很不舒服。一定要传递爱的感觉。表“妈妈对你的爱啊,是一辈子”,户外,聊天“妈妈希望你的人生宽广,玩游戏能带来快乐,但快乐不是仅是游戏而已,多样化,可以出去接触大自然,和朋友聊天,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姿多彩,游戏只是其中之一。”
切记,不是用爱操纵孩子,是源于爱的感觉。让孩子感觉到妈妈是为了自己好,不要忤逆。这样能在心里自我对话就够了。
“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生下来就是为了能和妈妈聊天”“工作一天很累,就想和孩子聊聊天,就不会觉得那么累了,觉得当时生下来的决定是多么正确”让孩子觉得被妈妈需要,就能够走得更近。孩子对妈妈的付出很重要,自我价值感会更强。
晚上出差回到家,问儿子暑假作业的完成情况,基本这几天就没怎么做,我很不开心,告诉他,如果周日没完成,下周旅游取消,这是我们之前说好的约定。周一出差前,希望儿子这两天能写完,可没想到会这样。我对他说,如果按照你每天这么长的学习时间,早就写完作业了。儿子还不高兴,说我当然写了。我说过程你自己负责,周日我们共同检验。我让儿子睡觉,儿子说要冷静,开始写作业。我怕自己忍不住发脾气,就回房了。已经超过12点了。
儿子发短信,明天不锻炼。
今天苦口婆心劝他去锻炼,不去,说好累。
上午和下午上了英语,物理课外班。路上淋了雨,回家自己洗了澡换衣服,还不错。
没见他心里还平静,往好的方向想,见到他,看到他的状态,又反复生气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