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成长,才能抛弃狭隘的人生观

在我的成长经历里,遇到过不少奇奇怪怪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可以用“奇葩”两个字来形容。

比如去年我回农村老家的时候,我居然惊奇的发现有人因为自家姑娘年纪稍大没有及时嫁出去而整天去求仙求神;比如某位人士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连对某个行业最起码的认识都不懂,却非要装出一副自己很懂,还特别喜欢评头论足的样子;又比如某个人和我聊天,连本省范围内几个主要的城市都搞不清东西南北,却还一味强调读书无用论。

对于别人的言论,我一贯觉得是人家的权利和自由,我无权干涉,但是,作为一位旁观者和一位听者,我也只能说,知识与经验的限制,真的会让一个人变得极端狭隘,甚至可以说是愚昧无知。

最近在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这本书,书中作者写的一个案例,再次印证了这样一种现象。凯西是一位22岁的女孩,高三的时候她和一位名叫霍华德的男生发生了性关系,霍德华和她求婚,她马上就答应下来了。两周后,凯西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不想结婚,而且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爱霍华德,极度的痛苦甚至让她当场昏倒在地。但是由于从小受到天主教的影响,她觉得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如果发生了性关系,只有结婚才能使这种关系合法化,不然她的罪恶就会更大。在结婚后,她不想那么快生孩子,于是她又服用了避孕药,很显然,这是天主教禁止的另一种罪孽行为,为此,她结婚后从来不敢去做一次祷告,她生怕耶稣会不能原谅自己。最后,在无端的恐惧和抑郁当中,她走上了漫长的心理治疗之路。

当我读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我有两点非常深刻的启示:一是对于宗教,我们应该采取批判性接受的态度,而不是全盘接受,以至于把自己都变成了宗教信仰里“迷途的羔羊”。二是对于心智成熟,我认为一个人的阅历越丰富,对知识、对外界的认知越多,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举动才会变得更加理智和成熟。一些不思进取,整天坐井观天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多多少少会是狭隘的,产生偏差的。概括而言,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进步和成长,才能摆脱昔日的限制和束缚,用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和他人,甚至是外面世界。在这样的道路上,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的吸纳、吸收、消化新的信息,扩充视野,涉足新领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抛弃落后的、陈旧的自己,把迂腐过时的认知踩在脚下,抛弃狭隘的人生观。

这是我为什么总是提倡一个人要不断学习、识人、行路的真正原因。有时候,我们多读一本书,我们就能够多增长一些知识,多认识一个人,我们就能够多了解一个领域,多走一些地方,我们就可以对外界多一份探索。这种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其实会让自己告别陈旧观念的束缚,告别自己内心不确定因素的制约,给自己重新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机会。

正如我曾经从事的一份写稿工作,可能很多人认为那只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工作,没多大的价值和意义。但是,我却不那么认为,因为在那些日子,我接触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我至少对各行各业他们在干什么有着最初始的认识。如果我不从事过这么一个工作,恐怕我十年八年我也不会去了解那么多行业他们各自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什么。这种认知,让我在和不同行业的人交流的时候,至少不至于一问三不知,而且因为知之甚少,我也不敢去轻易评价,甚至是盲目之大。这恰恰就是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之中体现出的一种成熟和理智。

我记得就在两天前,一位读者给我留言,说自己是一只不会游泳的鱼,即便换了个池子,依然还是老样子。她的苦恼就是自己总是不会说话,说出来的话总是会遭人反感,导致周围人对自己颇有微词。其实,我想对这位读者说,有时候,真的不是说越多越好,真正懂得说话的人,绝对不是不分场合不看情景说话的。有时候,我们拼命的想表达,其实恰好说明了我们的幼稚与无知,我们拼命的去反驳,恰巧说明了我们的冲动与鲁莽。后来,我告诉她,遇事最好先冷静一下,这样不仅仅给自己回旋的余地,也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不至于匆忙行事,最后发现自己莽撞过度,反而把自己撞得遍体鳞伤。

我一直坚定的认为,学会学习与成长,对固有的思维和陈旧观念敢于持怀疑和挑战的态度,对自我的评估保持冷静和客观,会让我们更懂什么叫是与非,也会让我们的心智变得更加成熟。而一个成熟理智的人,就不会轻易做一些鲁莽草率甚至是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人。这样的人,也许更能够愉悦自己和愉悦他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时候,发现自己很渺小,因为无法去改变生活,只能默默得承受着生活带来的冲击,然后以另一个方式来顺应它。我一直在问自...
    Eggy个蛋阅读 1,462评论 0 0
  • 企業沒有框架則不成格局 沒有人情味則聚不到人才 沒有基本福利條件則留不住人才 人在其位謀其職 謀不了其職則 白養也...
    黑貓子阅读 1,137评论 0 1
  • 早是不是决定性因素? 李笑来 1月30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念头? 我咋才知道呢? 我要是早知道就好了! 其实,这是...
    格式化_001阅读 1,150评论 0 0
  • 归心,归佛。也许两者本就为一。 人前生归心走,后生归佛去。 可,人似乎从不归佛。 认为佛是束缚,是远离红尘的一切。...
    沐倩阅读 1,183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