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织密管理监督网 锻造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与经常性监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举措,更是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治国之要,首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管理,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以系统思维构建管理监督体系,以常态化机制拧紧责任链条,才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筑牢干部成长根基。全方位管理的核心在于将干部管理贯穿“选育管用”全周期,形成闭环式监督链条。在选拔任用环节,严格落实“凡提四必”,建立政治素质档案,对干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等进行量化考评,把牢入口关;在培育提升阶段,依托党校培训、实践锻炼、轮岗交流等平台,既注重专业能力培养,更强化纪律规矩教育,推动干部在重大任务中锤炼党性修养;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完善日常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机制,将工作实绩、群众口碑、廉洁自律等纳入考核指标,杜绝“一考定终身”。通过全链条管理,让干部在成长各阶段都能感受到组织的严管厚爱,实现从“被动约束”到“主动自律”的转变。

创新“立体化”监督模式,织密权力运行网络。经常性监督需突破传统监督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构建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协同发力的立体化格局。一方面,强化组织监督“刚性约束”,用好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另一方面,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通过设立意见箱、开展述职评议、推行“线上监督”等方式,让干部工作生活置于群众“聚光灯”下。同时,善用大数据技术赋能监督,建立干部监督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纪检、审计、信访等部门数据,实现对干部履职行为的动态监测,让权力运行全程留痕、透明可溯。

完善“制度化”保障机制,激发担当作为动能。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既要念好“紧箍咒”,也要用好“指挥棒”。健全激励约束并重的制度体系,对在监督中发现的优秀干部,及时予以表彰奖励、优先提拔使用;对存在问题的干部,通过诫勉谈话、岗位调整等方式进行纠偏。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明确“三个区分开来”界限,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完善监督结果运用机制,将监督成果与干部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挂钩,推动监督效能转化为治理效能,激励干部在遵规守纪中主动作为、干事创业。(布尔津县委组织部 董士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