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2

8.13杨玉林 《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1T
1.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求,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便是真爱。
2.要尊重一个幼小的孩子受挫折的权利。
一个孩子的自然成长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只要大人给孩子自主解决的机会,那么他们会自动培养出高挫折商,并不需要额外的挫折教育。
3.让幼小的孩子独自探索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
2T
1.看到孩子的真实需求,奋不顾身的自己去完成这个需求而忽略孩子的真实感受,才是普遍状态,才是坑孩子的溺爱,想一想自己做了多少这样的蠢事儿。其实很多时候父母“不做什么”才是爱。
2.高挫折商,一个很新颖的概念,对比挫折教育:在家里是加强的溺爱,在外则是加强的伤害,是不是要高大上很多,可惜知道的挺晚的。

8.12杨玉林 《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1T
1.背叛自我就是背叛天性
2.如果我们总‘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就会相信他们的评价更真实。通过别人的观点来认识自我,这种从外在因素认识自我的逆向方式,只能使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模糊。”
3.溺爱是陷阱,实际上,溺爱的父母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却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变得仿佛不可指责。

2T
1.披着满足自己需求的外衣去爱孩子,无形中强加到孩子身上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让孩子变得失去感受,失去选择能力,失去自我。这几日书中内容都是写孩子教育心理的,所以也刻意在日常生活中密切观察孩子的表现,时刻反思自己是否有强加孩子的行为。
2.重视孩子的感受,切莫强加自己的喜好给孩子。

8.11杨玉林 《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1T
1.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无限制的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限制的给予自己。
2.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做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
3.我们只有通过自主的探索才能形成自我,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最适合的位置,由此我们还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这一切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2T
我对孩子可以足够温柔,更多耐心,但我也会对孩子严厉无比,有时暴跳如雷。这其中应该是没有太多溺爱成分的,或许我自己也没有分清溺爱和真爱。父母之为子则为之计深远,计之前也一定要孩子认清自己,成为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社会位置。

8.10杨玉林 《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1T
1.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来源于对真相的扭曲,这在亲子关系上也不例外。
2.性别角色不只是性与心理,而是意味着整个世界。男孩必须进入男人的世界,女孩必须进入女人的世界,他们不只是在与父母在家里形成性别角色,他们还要在生活的洪流中形成对性别的完整认识。
3.3-6岁的俄狄浦斯期是性别认同的关键时期。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的核心就是重视与配偶的关系。父母关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
2T
原来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父母关系对孩子心里健康和身心发展如此重要,这其中更有有太多无形的东西指引着和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幸好知道的一切都还不太晚。

8.8杨玉林 《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1T
1.三个月大的婴儿就有了初步的整合能力,而这种整合是宽容的开始,孩子自身也会进行分裂,从绝对的好孩子和坏孩子进行整合。所以三岁之前的孩子绝对不是什么都不懂,没有什么记忆的,特别特别需要妈妈的细心呵护与关注。
2.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让孩子成为一个能成为自己的人。
2T
能够成为自己的孩子是没办法被父母教出来的,是靠他们自己不断的整合进化,他们始终效忠于自己的选择,但这个过程父母给予的爱与自由必不可少。

8.7杨玉林 《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1T
1.若一位妈妈想让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在他幼儿时期,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
2.同情心有两种。一种是对弱者的可怜,但内心同时有一种我很好很强大的自恋。另一种是共情,即,我深深地碰触到了你的感受,进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
3.我们是镜子,也是镜中的容颜。你即镜子,你即镜像,你如何看待万事万物,这是你最深的存在。

2T
我坚信自己的孩子是身心健康的,但她在我眼里又有诸多的毛病,这大概是妈妈的通病吧,所以我不认为我和孩子的互动有多好,我还需要更加努力,还不算晚。

你如何看待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则如何反馈给你。比如要得到什么就要先给出去什么,比如要善良感恩,人生待你不薄境遇就不会太差。

8.6杨玉林 《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1T
一个人太脆弱,很少是宠出来的,而多是幼时没有被看见。一出坏孩子,我们社会最容易找到的理由是这个孩子被宠坏了,他的父母对他太溺爱了,可真实的理由却常常是父母根本看不到他。
2T
对这个观点的偏见不可谓不深刻。坏孩子怎么会被父母看不见,不是被父母看的紧就是被父母看的差,可仔细想想,那脆弱的玻璃心其实就是被忽略被无视出来的,所以才要想拼命的证明自己让自己被看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8.5杨玉林 《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1T1.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心理需求的核心就是感受。 2.在工作...
    杨玉林yyl阅读 422评论 0 0
  • 今天看的是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她一直重复被遗弃猜想》。 文中的女孩儿小芸是家里的老二,上边还有个姐姐,父母非...
    安之若素mqkx阅读 193评论 0 3
  • 这几天在书里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大致是说父母控制孩子的原因是父母内在的焦虑感。 其中有个案例让人印象深刻。家庭条...
    btpdy阅读 247评论 0 1
  • 作者做了三个梦,梦境当中的内容,由最开始的一个婴儿, 第2个梦境的分裂到第3个梦境的洇灭。 从作者的解梦分析,那是...
    youyou哒阅读 115评论 0 0
  • 《为何家会伤人》是著名心理咨询师作家武志红所写。 家一直是我们最温暖的地方,是我们心灵的最安全的港湾。当我看到这部...
    btpdy阅读 247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