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静悄悄的革命》第二章《改变教学——学校改变》第一节《为了让学校从内部开始变化》。启发有感如下:
一、敬佩佐藤学教授的研究精神。佐藤学教授回顾过去的20年,他走访参观了1000所以上的学校,参观过7000多间教室,还观察了美国大约200所学校的近千间教室。他以自己大量的观察和走访调研为基础,通过实地研究和行动研究,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真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有没有这种研究的精神呢?我们对自己的专业的研究,每年听了多少节课?了解了多少同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是否以研究的精神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我们要以躬耕田野的精神,以自己的课堂和自己的教室为研究对象,用研究的精神开展教育工作。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教学的研究精神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学校改革的方略。佐藤学教授认为,“学校是不可能因为一次演讲而改变的。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每个学期,学校都会邀请大学教授或者教育专家到学校做演讲及开展教师培训,但是老师和学校并没有因为这种演讲和培训而带来改变,因为这种培训讲座没有触动教师的内驱力,也没有使得学校的内部进行变革。佐藤学教授所说的改变学校的途径: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教师们敞开教室,彼此研究讨论,共同提升学科学术素养。这个做法是佐藤学教授观察大量的学校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改革经验,确实是取得实践的成功。笔者所在的学校,现在就是通过行政力量,强有力的领导组织,使教师们敞开课室,开放课室彼此听课,带动教师的成长,促使教师互相学习,改变自我,在教学成绩上提升,整个学校的高考成绩进步十分显著。常生龙老师在任校长期间,用此策略,使得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成效也是十分明显。这一点对教育管理者有很大的启发。
三、学校改革的三年行动路径。佐藤学教授以自身的研究经验为基础导出三年改变学校的结论。他认为,学校是一个顽固的组织,不是靠一两年能改变的。要让学校转变,至少需要三年。第一年,在学校里建立起教师间公开授课的校内教研体制,即上公开课;第二年,提高研讨会的质量,以授课方式和教研活动为中心,重新建构学校的内部组织、机构,即以教学为中心,简化学校机构,学校内部组织和机构运作均服务于教学。第三年,以学生和教师有目共睹的转变为依据,把新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正式固定下来,形成常态,形成制度自动化运转。这三年的行动实施的关键在于校长,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人物,学校改革的推进和实施,要靠校长强有力的领导力,校长要有改革的魄力与决心,更要有正确的方向与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推动学校的改革与改变,带动学校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