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破“繁”去“乱”抓“长”,全面推进基层减负常态化长效化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供了坚强政策保障。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阻碍事业发展、增加基层负担的顽瘴痼疾。基层治理要敢于向“繁”亮剑,除形式之弊;勇于向“乱”开刀,清官僚之源;善于向“长”立制,固实干之本。唯有如此,方能推动减负举措落地生根,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奋发有为。

从“繁”处着手削减,勇于切除形式主义的“赘肉”。基层减负,首要在“简”。要聚焦文山会海、过度留痕、重复报表等突出问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做减法。严格管控会议频次、规模和时长,推行“多会合一”,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精简文件简报,压缩发文数量,提倡“短实新”文风,杜绝“材料出政绩”的误区;规范各类政务APP、工作群组管理,整合数据平台,打破“信息孤岛”,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通过一系列硬招实招,真正把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卸下“指尖上”“纸面上”的负担,为其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减负成果可感可及、直抵人心。

从“乱”处着力整顿,敢于打破官僚主义的“枷锁”。“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减负的关键在于根治官僚主义衍生的“乱象”。要坚决向责任转嫁、“甩锅”推责、层层加码、多头重复督查等乱象亮剑,破除束缚干部手脚的隐形枷锁。明确权责边界,严禁上级部门将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任务强制摊派给基层;科学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统筹整合事项,简化流程,重实绩轻痕迹,杜绝“一人干、三人看、六人查”;清理规范“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防止泛化滥用。通过建章立制、强化问责,彻底铲除官僚主义生存土壤,让基层干部从疲于应付、过度担责的困境中解放出来,能够心无旁骛地履职尽责,在推动发展和服务群众中轻装上阵、主动作为。

从“长”处着力建制,忠于坚守实干担当的“初心”。基层减负绝非一时之策,需立足长远、建章立制,形成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方能永葆实干担当的初心本色。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实绩导向,让真抓实干者得褒奖、有舞台;完善容错纠错和正向激励措施,为敢于担当者卸下包袱、撑腰鼓劲,激发“愿作为、敢作为”的内生动力;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用好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从源头上优化资源配置、明晰权责关系、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通过制度固化减负成果,推动基层工作从“疲于应付”向“奋发有为”深刻转变,确保基层干部能够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将时间和精力真正投入到谋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实干实践中,永续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以恒久之功抓作风建设 作风是党的形象代言人,关乎人心向背,更系着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一系列深刻...
    邓嘉敏阅读 24评论 0 0
  • 为基层松绑减负 让实干轻装上阵 基层是治国理政的基石,是政...
    Cxy1112阅读 669评论 0 0
  • 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发实干担当活力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减负工...
    花糕阅读 31评论 0 1
  • 从“抱树求生”到“零伤亡”:基层干部的“风险答卷” 死死抱住树干的村支书陈万凯,在甘肃榆中县的洪水里,成了一道令人...
    恶魔迷迷茫茫阅读 19评论 0 0
  •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基层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然而,长期以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囍羊阅读 1,943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