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箫勇的好日子才过了两三年,这两年他居然没长肉还瘦了五公斤。日子多惬意,压力有多小,这是非常明显的标志。
这是个科技兴农乡村振兴的试点工程,所以一直被持续关注和表扬。老书记看似一个偷懒的错误决定就是不卖门票,让旅游业收入年年爆表。同样是采摘体验,在蔬菜基地的采摘体验远远高于那些采摘草莓了西红柿樱桃了这样单一的体验。被网红们超级六星级推荐。于是乎,开始是雪野湖景区带动蔬菜基旅游,变成了蔬菜基地激活了雪野湖景区旅游。
箫勇才34岁,算是很年轻的基层实权干部。在村里有绝对权威,在管委会在市里也是名声在外。老书记早有让贤之心,过完春节,说什么也要让贤。老书记压力不小。特别是年前年后,村里这些年轻人站出来绕过箫勇直接和老书记叫板,说老书记观念落后,成了村里发展的阻力。
起因很多,导火索是箫典霞的婚事。
箫典霞小姑娘上学时候很一般,没考上高中,父母送她上了职业学校,3+2,学会计。五年在学校算是啥也没学到。毕业了正赶上萧家屯输送兰陵培训。上学不行,但是喜欢上了现代农业种植。萧家屯的蔬菜基地建好后就和村里这些年轻人一起回来了,成了农业技师。小女孩也变成大姑娘了,女大十八变,很漂亮。
在以前,她会嫁到附近村子里,长得漂亮应该能嫁个相对富裕的家庭。现在的萧家屯的女孩可不一样了。年轻的都参加过农业技师培训,是生产基地的中坚力量。收入很高,工作轻松而稳定。再有就是和教授硕士博士们一起工作生活。这眼界就看不上一般的小青年了。箫典霞负责的是椒茄这一部分的种植和管理。对接五六个教授和几十个研究生。一来二去,和孙教授的一个研究生就谈起了恋爱。两年的耳鬓厮磨,小伙子毕业了,到了谈婚论嫁时候。小伙子是河南的,也能找到一个农科所这样的工作,由于箫典霞的原因,想在萧家屯成家立业。
研究生呀,专业对口,对蔬菜基地贡献很大,又是送上门来的,这就白赚了一个大宝贝呀。
然而,问题来了,还很大。箫典霞结婚后,村里给不给村民待遇?
箫典霞的婚期是2021年5月。各种的结婚习俗都走完了。婆婆公公是河南安丘的普通职工,也算是城里人,就这么一个儿子。开始听儿子说找了个没上大学的村姑,还要倒插门,一百个不同意。见了箫典霞之后,就不反对了。来过萧家屯之后就非常满意了。接待箫典霞公公婆婆规格还很高,老书记和箫勇亲自作陪。推杯换盏,大家都高兴。酒酣之后,男孩父母提出来:“随了孩子心愿,就留在萧家屯。我俩也退休了,也一起来。”老书记和箫勇表示非常欢迎,要让孩子和两位亲家就像自己家一样。
人送走了,和村委成员商量这事时候,才发现这不是个小问题。
村里有现成的公寓和别墅。但是箫典霞不具备居住条件。居住条件是萧家屯有独立户口的村民,箫典霞的户口是在父母名下的。一旦结婚,女孩的户口要迁到男方家。村里还没有女孩单立户口的先例。
箫典霞和未婚夫都是蔬菜基地的骨干力量,破个例不可以吗?
这口子很难开。因为村里还有十几个年轻女孩都面临婚嫁。开了箫典霞的口子,其他人也得开。还有就是由于萧家屯现在这么好,前几年嫁出去的姑娘,好几个离婚了,又回到村子。这些人也符合条件。这事就难办了。
箫勇和老书记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想把这事推到村民大会上表决。表决的结果是同意反对一半对一半。
现在萧家屯的村民待遇,可不仅仅是人情世故了,还有非常直接的经济利益。萧家屯人有免费住楼房的权利,有轻松干活拿高收入的权利,有分红的权利。每个月有粮油菜分配,孩子上学有补贴奖励,老人得病有医疗补助。这些是其他村子没有的直观经济利益。
还不仅如此,现在村子规模大了。除了蔬菜基地,还有绿色运输队,旅游公司、网络营销部。这些部门除了主管,都是外村人。工资是一样,但是村里人还有福利分红,有上升通道,外村人就没这机会了。
总之一句话,萧家屯的村民待遇让人眼红。根据原来的村规民约,箫典霞只要结婚了,就要放弃村民待遇;同时因为箫典霞的未婚夫不是萧家人,也不能取得村民资格。
年轻人现在大都是村里生产骨干,强烈要求修改原来制度;其他人说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呀,俺们那些年的苦就白吃了?
箫勇唱白脸,说村里要发展,引进人才是必然趋势,有些办法是应该改改了。我个人建议根据村里具体情况修改村规。
老书记唱红脸,说咱们老萧家什么苦没吃过?什么委屈没受过?但咱们不能忘了本呀,一旦开了口子,咱还是萧家屯吗?你没吃苦受累,上来就吃肉。你们这些年轻的觉得合理,俺这些不能干的快要土埋脖子的怎么办?这就是分俺们的棺材本呀,你们真忍心?
这事还没结果。临时解决的办法就是箫典霞先结婚,先住箫典霞父母家,一旦改了村规民约,就考虑给箫典霞家换别墅。在此期间,箫典霞的丈夫将是年薪十五万元的特聘高级农业工程师。算是临时糊弄过去。
本来箫勇的计划,就是趁着箫典霞结婚这个档口,实现村规民约的修改。萧振团的到来,让他及时刹车。
及时刹车的还有正规篮球馆。
蔬菜基地不仅引来了很多教授,也跟来了很多研究生。工作之余,就有了娱乐活动。没有这些学生之前,村民们打扑克打麻将算是娱乐。为了让学生教授们有个好的生活环境,村里建了个临时篮球场。年轻人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和农业大学研产这么紧密,萧家屯就以蔬菜基地冠名农业大学的篮球赛。东道主也得给个名额呀,村里的年轻人当然也偷偷去其他村子找了外援,组建了基地篮球队。一同参加农业大学的篮球联赛。2019年还成了黑马,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有了成绩,兴趣更浓。现在他们看好了网络上红红火火的村BA,这些年轻人练球工作的劲头更大了。提出来要为村BA设立雪野湖站,把萧家屯也成为主场。仅从提升萧家屯蔬菜基地的宣传效应上,箫勇就得点头。
这些小青年说干就干,还把这事上报了省篮协。省篮协恰好也想在山东设个点。直接把规划方案提交省体委,愿意无偿为这个村BA提供技术和专业训练,作为全民健身的扶持模版。
省体委觉得这事社会效益极大,这些年竞技体育发展不错,但是也得来点惠民的举动,当昨重大提案报省人大和省常委。两大权力部门经过研究,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来看,这绝对是需要尝试内容。就把积极支持萧家屯村筹建村BA变成政府文件,传到到各级政府部门。
这本来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活动,变成官方引导和政府大力扶持。雪野湖管委会看了大喜。无论球打的如何,也不论成绩如何,只要能成为全国关注的重大比赛,雪野湖旅游景区必须跟着出名。不遗余力要促成此事。就这样本来可有可无的事情,现在成了必须的事情。
修建一个可以进行村BA的篮球场,是标准和专业的篮球场。一打听建设预算,又奔着亿元去了。气得老书记骂街三天:“你们这帮败家子!你当钱是大风刮来的!”
箫勇不得不把这事放到日程之上了,幸亏萧振团及时泼来的这盆冷水。
萧振团在老家这两周,出门次数并不多。箫勇只要有时间就来找他。萧振团和村里其他人说的时候,很专业也很委婉。但是和箫勇说实话。箫勇遇见过很多学问水平很高的人,但是人家只对他客气。让他能如此明白真听懂一些经济管理经营的理念,只有从萧振团这里可以。
箫勇知道了萧振团的经历,并不以为然。网络暴力萧家屯没少经历。萧振团也知道了萧勇的发展历程,对这个发小如此敢打敢拼也是相当佩服。萧振团知道这一亿五的扶贫贷款将是箫勇的第一道坎。原本萧家屯有好多次机会,转化这个风险。但是大干快上的心态让他们错过了机会。2021年6月份,这笔贷款就到了最后处置日期。这个坎如果过不好,萧家屯将会面临大麻烦。
还有就是旅游收入的表象蒙住了萧家屯的眼。萧家屯的主业是蔬菜基地,所有的发展应该紧紧围着蔬菜基地来。一个插曲,看似优美,其实已经破坏了主旋律。自己考察分析过很多企业公司,被插曲迷失的血淋淋的例子太多了。从他的角度已经看到了一年后的萧家屯,将会是惨不忍睹的艰难。成也旅游,败也旅游。可惜了原来朝气蓬勃的蔬菜基地。
这些话,也不是一下子就给箫勇说清楚了。随着俩人交流深入一步步来的。
暂停各种扩张投资,尽快回到以蔬菜基地为主的经营,集中所有的精力应对扶贫贷款到期的第一波冲击,是萧家屯当前的主要任务。
箫勇是真明白了,但是老书记和村委成员还不明白。并且这些事情还不能给村民说清楚,一旦没了士气,再聚就难了。
这是萧振团和箫勇第一波思想和灵魂的碰撞。这次的火花,让俩人都要从头开始了。萧振团要开始的他的救赎之旅,箫勇要开启的成长之路。
22
萧振团从老家回来后,萧家屯的事情就放在心上了。以前他面对的经营单位,有商业有建筑业也有制造业。考察这些单位的主要内容是这个单位的经营前景,盈利能力,银行要承受的风险。从来没想过一个单位原来和很多人的身家性命绑在一起。
自己毕业后,受父母的影响,也受周围人影响,为自己规划了一条很靠谱很清晰的奋斗之路。并且一直走得稳走得扎实。从未想过这样干一辈子值不值得?有没有人生意义?箫勇是和自己小时候一起长大的,那么一个顽皮不上道的坏学生,现在心里装着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萧家屯的村民。在和箫勇聊天时候,他很少考虑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和坏处,只考虑能让村子如何更好。相比之下,自己算什么呢?
父亲箫声明,是个热心人,经常帮别人忙。但是帮忙就是帮忙,在原则范围内,并且没有和自己利益挂钩。自己呢?那天父亲问:“如果派纪检组来调查你,有没有利益交换,你能说清楚嘛?”
他当时觉得能说清楚。现在想来,也许自己可以用有关规则制度能解释清楚。但是真没有利益交换吗?超市为他提供了免费停车位,如果他不是分理处主任,不能为超市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人家会给吗?超市因为获得优质的金融服务,利益很大,给他一个免费停车位,相比这利益微不足道。但是就是利益交换!即便不是等值的利益交换。想到这里,心里发凉了。
自己想在事业上进步,也算是洁身好了。每一次进步都是凭着自己硬实力走下来的。果真如此吗?为了让领导看到自己的贡献,做了多少面子事情?是没明显的请客送礼行为,但是为了能和影响自己升迁的上级搞好关系,又唯心做了多少事情呢?看着堂堂正正,毕业十年,居然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升迁,也是机关算尽。衡量一件事情要不要去做,唯一的判断条件居然是是否对自己有利。想到这里,萧振团不敢继续想了。站起来拍拍头,打开窗子,看不见雪野湖边能看到的满天星斗。
睡不着了,拿起手机,想到附近槐荫广场转一转。手机上有个短信,提醒他手机欠费了。他的手机是亲情号手机,绑着于丹霞和萧典一的号码。也就是说他一个人缴费就可以。他欠费就意味着那娘俩也欠费。以前这事不用他管,有办公室小杨来办。这半年多自己的电话越来越少,自己离职了,自然也没给人给他缴电话费了。
缴完手机费,突然眼泪流出来了。
自己和刘雨这段露水,他是后悔的。缘深缘浅,错过就是错过。也理解于丹霞的委屈和不原谅自己。也信了父母话,有些伤痛需要用时间来愈合。等着于丹霞原谅自己,也等着自己能回归原来的日子。今晚,突然流泪了。
箫勇比自己结婚早,见过箫勇夫妻,没有浪漫。箫勇也从不想这事,因为他忙。人忙脑子也忙,每天醒来一个事接一个事。
自己呢?也忙?
早上上班前,晚上下班后,无特殊情况,自己的职工是不敢给他打电话的,因为这不是上班时间。多少客户需要他,非工作日的接触从来不谈工作。没有一直挂在心上的事,也没有非要解决不可的事。有假期有休息日,有自己的夜生活,当然也有了自己和刘雨的温存时光。
自己没看清楚呀,所有的不该发生的事情,原来是自己闲出来的。
于丹霞会原谅自己吗?男人有钱就变坏?墙内红旗不倒,墙外彩旗飘飘?自己和大多人男人比起来,还不是很差的?自己有份高收入能让她娘俩过上富裕的日子?女人有了孩子会退让让家庭完整?
居然会有这样低俗和无耻的认知!丹霞会原谅自己的,凭什么呀!
不比不知道,比过箫勇,才发现自己原来不是什么狗屁精英,而是人渣极品呀。这种念头涌上心头,眼泪就止不住了。
在广场角落找了个条椅坐下。远处条椅上,有情侣在寒风中亲亲我我。和于丹霞恋爱交往结婚生子一幕幕,不时在脑海里浮现。
突然,拿出手机,给于丹霞发了个短信:“我错了”。
然后,站起来,对着天空喊了一声:“我真错了!”
惊起那几对小情侣,有声音骂来:“有病呀!”
于丹霞刚要上床睡觉,听见手机响,看见了萧振团的短信。办完离婚后手续后,她就屏蔽了箫勇的电话和微信,忘记屏蔽短信了。因为现在还使用短信的是银行通讯公司保险公司外卖之类的,朋友之间很少用短信。和萧振团从认识到现在,就从来没用过短信。
看见这三个字,就要屏蔽萧振团的短信。突然,一个声音在心里深处喊她:“丹霞,丹霞,我真错了!”
她放下手机,头埋被子里,大哭了起来。
23
箫勇和他的萧家屯成功过了第一波扶贫贷款的冲击。
萧振团在给他分析这事情的时候,也不知道费了多少吐沫星子,才让箫勇明白。
萧家屯现在的产业是以蔬菜基地为主。但是这个蔬菜基地是谁的呢?箫勇说当然是萧家屯的。也就是萧振团能行,给他一点点的说。当时重建萧家屯时候,只有管委会代表政府拨给了两千万元的重建资金。这些资金没有明说用途是什么?可以是村子民居建设和配套建设资金,也可以说是村子拆迁补和土地征用补偿款。村民的补偿性质更单纯就是自己的房屋和土地拆迁的补偿,这两块和扶贫贷款一起用了。那么,蔬菜基地是怎么来了?只有一个可能了就是扶贫贷款建设的。根据《物权法》和《民典法》,这个蔬菜基地的最终法律归属是发放扶贫贷款的银行的,也就是国家的,不是萧家屯的。
所以必须要改变这个法律归属性质。办法就是把原来补偿的两千万元和村民补偿的补偿款,变成萧家屯村和村民的股份,用来建设蔬菜基地。
原来没有这个股份明细,也没有相关的股份制度。为此必须重新扩股,把原来这些变成合法化,同时扩股之后,稀释扶贫贷款占比。这样能让萧家屯和村民从法理上成了蔬菜基地的真正拥有者。
所以这次增资扩股,手续一定合法,走完国资委和各级政府的相关手续。在增资扩股的同时,把原来没有明细的部分,明细产权。
箫勇开始时将信将疑。自己专门通过在北京战友,找了个大律师咨询这事。人家给的结论也是萧振团说的内容。这才当大事来办。
先给老书记说明白了,再给村委成员讲清楚,然后全村都明白了。大家倒吸一口凉气,全部支持增资扩股。条件是只能老萧家相关人员入股,不得转让买卖。基地的教授专家们也提出来了想法,就是留一点股份给他们,一是帮助蔬菜基地建设,再一个也为他们研究和申请研究经费带来帮助。这要求不过分。村里就让出了两百万股份给了在蔬菜基地具备研究资格的专家团队。
这些材料都准备好了之后,报国资委和各级政府。原因当然不能说是为了明确蔬菜基地的产权,而是为了扩大再生产和应对各种危机。得到批示后,萧家屯增资扩股5100万元。就这样萧家屯蔬菜基地的产权就完全归属萧家屯村和村民了。
把这些办完之后,箫勇请的律师团队还要办一件事情,就是向上级部门请示归还扶贫贷款五千万元。这时候莱芜已经划归济南市了。但是这事是省政府出面的大工程。扶贫工程是国家高度关注的工程,通过扶贫资金的帮扶,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又取得这么好的成果,当然要大力支持并广泛宣传。这些箫勇和萧家屯的人不关心,他们只关心还有一个亿,需要继续贷款,能给多长时间?能给多少?
经过政府银行等各方面的协商,最后给了多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省农业银行认真考察了萧家屯现代农业蔬菜生产基地,得出了3A级优良产业的评价,为萧家屯蔬菜基地提供3个亿的信用贷款额度。萧家屯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申请了为期三年,金额一亿元的银行贷款。用这一个亿和募股的5100万元,把扶贫贷款全部偿还。
至此,萧家屯顶住了扶贫贷款的冲击。
这事从开始想到最后办成,是有条不紊水到渠成。让箫勇感慨万分。
这样的大事,要是以前,还不得多长十斤肉呀。以前无论干什么事,都是自己想好了,然后去干,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得硬着头皮上。这次不一样。也是要干事,但是每一步要怎么做,会遇到什么困难,会有什么变化,都是在干之前准备好了的。这样做事,不仅稳妥,也不会有太多意外。这样干,才是真干呀。以前自己算什么?蛮干?怕是连蛮干都不算吧,最多算是无知者无畏。
箫勇自己非常清楚,增资扩股这事是很难的。这几年萧家屯村民是有了收入,日子也富裕起来。但是各家各户的存款加起来连一千万元也不够。凑足这五千万元,不仅掏光积蓄,还要向亲戚朋友举债。情况也是这样,开始两天村民都是观望。然而从第三天开始,大家就开始排队了。5100万元,到了第五天的下午,全部到账。
箫勇用心总结了一下。首先,宣传到位,让每个村民都明白这是产权保卫战。扩大募股范围,当然简单,但是蔬菜基地归属就有了问题。砸锅卖铁是没问题的,但是借钱还是心里不情愿。
其次,在外萧家人又一次领跑。动员工作做了一个月,募集时间是两周。第三天是星期天,是在外工作的萧家人借周末回家的空,率先增股,把节奏带起来。
第三,就是2018年和2019年的两次分红。2018年第一次分红是五百万元,2019年分红一千万元。2020年没有分红,但是大家都理解,是因为新冠流行。这是高回报投资呀。蔬菜基地还在运营,并且效益非常直观。过了困难期,可观的分红还会继续。
以前让村民集资,那得磨破嘴皮子,真的假的可劲忽悠都不管用。这次没承诺分红,也没有说有高回报。只是把冰冷的募股说明书和各级部门的批示公文正常公示。居然比什么都管用!
村民也觉得奇怪。原来找亲戚朋友借点钱,比要人家命还难。这次一开口,人家就答应。原打算就就借三万元,人家直接给八万元。条件也很简单,不要利息,也不用急着还,就是把股权证放俺这里就行。
堂堂正正出牌,比什么鬼点子都管用呀!
这次增资扩股,不仅解决了扶贫贷款的事情,还帮箫勇办了一件大事。就是把箫典霞要结婚的房子解决了。
箫典霞的对象,马上要成为丈夫了,是农大孙教授的研究生。毕业了,留校留不了,被孙教授聘为研究助理。还是萧家屯聘请的农业专家。两份收入加起来很不错。这次增资扩股,他在孙教授的帮助下,以教授专家团队的名义购买了30万元的股份。成了萧家屯的合法股东。
萧家屯的女婿,还是比多数村民占股要多的股东,蔬菜基地技术骨干,全村独一份。箫勇和老书记在村委会上提出来可以把他当成萧家屯特殊村民。不享受平时福利待遇,但是可以给住房等名义待遇。虽然有反对声音,但是少数服从多数。就以户主箫典霞的名义,分配了一套公寓楼。
这事村民没多少意见。老书记放言了:“不管谁家丫头,能给萧家屯招个研究生女婿来的,一律给住房!”
箫勇把这个过程复盘了好几次,也和老书记把这事说过好几回。怎么想都觉得过瘾。老书记也不闹着让贤了,自己还有两年就退休了,听了箫勇的话,再帮他两年。
箫勇突然觉得有什么事需要再和萧振团聊聊。于是拨通了萧振团的电话:“五一开放了,来雪野湖吧。老头这些天一直逛鱼市,见到大个黑鱼就弄回家。专门买了个大水缸,现在已经有五六条大黑鱼了。催我好几次了,让你带闺女一定来,说要教一一做酸菜鱼。”
24
萧振团这阵子终于沉下心来。
专心跟着导师上网课,做项目。涉猎内容也越来越多,投资领域、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学、经济模型分析等等。萧振团也把萧家屯的负债和经营模式抽象化,问导师:一个银行贷款占总资产超过百分之七十,除了主营收入,还有其他非必然性收入的企业,如何才能走得更好。导师对这个课题很感兴趣,给了国内国外很多案例,让萧振团进行比对分析。也安排萧振团最近这段时间主攻这个课题。
萧振团找到了一个日本北海道的经济模型,和萧家屯的模式特别类似。这个经济模型,历经日本高速发展期,也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差点破产,现在终于涅槃重生。这个经济模型很值得去北海道实地考察。把这想法给导师说了,导师非常支持,说等新冠结束后,联系日本这方面的同行,一起去看看。
一直没见萧典一。女儿在家上网课。好不容易等来周末,大部分是封控状态。只能通过视频说几句话。小孩子专注力很差,开始聊天很高兴,三五句之后,就换话题。自己的话题说完就说再见。萧振团想通过萧典一了解于丹霞的情况,根本没机会。只有父母来看他给他带点生活物资时候,才了解到于丹霞的一点信息。说于丹霞现在心态已经很稳定了,在家给学生上网课,很忙。网络舆论给她带来的伤害已经很小了。就是还不愿意提到你,还不到时间呀。
萧典一上次给他视频的时候说:“等放假了,还要去雪野湖,找二爷爷学做酸菜鱼。二爷爷让我先切萝卜,我都会了。我给班里同学说我会做酸菜鱼,他们都不信,我就是会吗!”
萧振团说:“可以呀,我看到防控办的提示了。五一假期可以出外旅游。这几天千万别感冒了,要不然咱们哪里都去不了。”
萧典一说:“爸爸,我好久没生病,妈妈的头疼也好了。星期五下午三点我就放学了,你早点来接我呀。”
“妈妈头疼好了多长时间了?”
“爸爸,早点来接我呀。我让姥姥上午就给我收拾好。姥爷开始做饭了,我要去切萝卜,爸爸再见!”
萧振团苦笑一声,宝贝呀,啥时候才能成为我的小棉袄呀。
过了一会,箫勇的电话来了。萧振团说:“五一上午就到。我有个经济模型和你那里差不多,带给你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