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卑微的灵魂

回老家的时候,母亲开始唠叨她的那些往事,我知道她这是步入老年的一个征兆。老年人爱回忆往事。“生产队的时候,穷的吃不上饭,大队里分地瓜干,大多是碎碎的渣子,还有很多老鼠屎在里面,把老鼠屎拣出来,拿回家熬粥喝。”“那一年,我给你们偷拿了一捧花生,被队长发现,被逼着面对全村人做检讨。”说到这里,跟着一声长长的叹息。
每当此刻,我的脑海里总会想象着母亲当时的委屈和卑微的神情,这些卑微的神情里折射着母性的光辉。
今天单位里的同事们被要求填写一个表格,一个成为志愿者的表格,我们都成为了志愿者。作为志愿者,尽自己的余力为社会奉献爱心,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曾经试着在网络上加入过这样的团体。
很久以前,我村里有一个老光棍,是我的本家,我叫他爷爷,他常去我家串门,尤其是冬天。因为冬天的时候,我家里还是很暖和的。他坐在炕沿上,时间一久就睡着了。每年冬天总有一段时间,家人坐在炕头上剥花生,以预备做来年的种子,因为产量少,大家都很珍重这些种子,遇到个瘪的,可以吃掉。我那个爷爷很乐意来帮助干这个活,因为可以吃到那些淘汰下来的种子。
后来他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就很少串门。在我七岁的那个冬天,每天早晨我和妹妹总是被早早的叫起来,给他送去一碗饭。
一个人是不敢去的,我和妹妹一起去。那个荒凉破败的院落似乎已经笼罩着死亡的气息。我们在院子里大声喊“爷爷”,听到回答后才敢进屋,屋里的异味令人窒息,他总是佝偻着身子,蜷在冰冷的炕上,弱弱的问一句:“又来送饭?”我们飞快的把饭倒进他的碗里,便逃一般的跑出来。虽然害怕,但心底里的怜悯情愫已经占据了幼小的心灵,每逢做了好饭的时候,总是争着去送。转过年的春天,他快不行了,我们才真正不敢去送了,改由爷爷和妈妈去送,直到他的最后时刻……
其实,他的侄子们就住在村里,而我们更像现在的“志愿者”。
物质匮乏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代社会里我们依然能够看见那些卑微的身影。
曾经路过片场,外面聚着一群人,他们在耐心而又焦灼的等待着机会的降临,渴盼着在某部电影里饰演一个小小的角色,盼望着也可以像周星驰那样,从“梅少锋”掌下死去的那个“无名小卒”变为瞩目的明星。他们神情沧桑、翘首企盼,一旦导演出来,就会蜂拥而上,为了那几十块钱的群众角色,抑或是为了梦想,一如宝强当年。
他们日出来等待,日落便蜗居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承受着路人眼光,毅然决然的去等待去疯抢去推销自己。或许他们的人生表演很卑微,但是,他们怀揣梦想……
有时候,行走在华丽的城市中,冷不丁看见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在乞讨,那卑微的目光里透射出卑微的灵魂……我想到了屠格涅夫,他面对乞丐而没有一分钱,他惘然无措,惶惑不安,他紧紧的握了握那只肮脏的发抖的手,“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这是最高贵的施舍,这种施舍叫尊重。
有时候,人的尊严很大,宁可舍命,也不摧眉折腰;有时候,人的尊严很小,小到为一口饭、一粒米而忍气吞声。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总会遇到过很多人很多事情,从中都折射着那些卑微的灵魂,甚至我们自己都曾经有过。当我们面对这些卑微的时候,别去耻笑和践踏,送去一个微笑,或许就是一缕阳光,可以为他照彻人生的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秦昭襄王攻赵,处于政权更迭时期的赵国向大国齐国求救,齐国提了个在战国不算无礼的要求,如果长安君质齐,齐就可以名正言...
    王家人宁阅读 6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