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林小晗,一个左手带娃,右手事业,三年存下100万的终身成长者。
今天分享我2023年读完的第65本书,也是我的第25篇书评。
【书名】《5%的改变》

【类型】个人成长、心理自助
【与书结缘】樊登读书听过后,放在书架一直没读完,又在几个渠道听说,才决心好好读完。
【简介】你只想要100%的改变,所以你才被困住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先试试把5%做好。用一个极其微小而不同寻常的行动,去打破惯性和困局。
一、读完书后,我的收获:
1、最小行动法
不开始行动,状态不会变好。要考虑的恰恰是在状态不好的同时,坚持迈出一小步。
书名《5%的改变》,就体现了最小行动法,书中很多收到好的反馈的案例,最初都是一点微小的,微不足道的改变。
其中一个案例,想到要写简历恐惧的人,每天都在焦虑,仅仅通过不投简历,写了删除,每天只写半小时,这些微小的动作,在一步一步微小的行动中,写好了简历,不再焦虑恐惧。
焦虑、恐惧,这些都是模糊的东西,一旦你写出具体、清晰的步骤,或行动,它们就消散了。
《意志力》中提过,要全面提升意志力,只需要锻炼你在一件事上的意志力即可,做好了这一件事,其他事上的意志力,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年初的颈椎痛,让我下定决心好好运动,从持续骑动感单车开始,我在所有事情上的意志力,全面提升。

最初是用微习惯启动,接下来的每天阅读2-3小时,日更、手抄《秘密》、记录时间消费、坐享、每天写551日记(感恩日记+成功日记+反思日记)等,今年已经完成了10个100天计划。
前几年,我受益最深的是根据苟且红利,想明白的间歇性努力,只要在持续成长,偶尔中断也没关系,全面接纳自己。
从间歇性努力,到微习惯,或是最小行动法,到现在的日日不断,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接纳自己,从第一步开始行动起来。
与其内耗、自责、焦虑,不如从眼下,具体能做的事情中,做一点点微小的改变,想都是问题,做都是答案。
2、把担心的“万一”想成必然
允许接受最坏的结果,触底反弹后,会发现没什么大不了,反而更愿意去行动。
每个人最大的焦虑,都是担心某些事会发生,越不敢面对,这些焦虑会如影随形,作最坏打算的方法,把担心的万一事件,想象成必然,去做准备,反而会有更多转机。
前两年,我就一直担心电商项目,某一天红利的消失。担心到,闭上眼睛,就会有坠落的画面,但我不敢想象,所以不允许想象中的自己,从高处坠落。
今年我允许坠落后,反而什么事都没有,在电商项目红利消失,但依然有一些不稳定的收入时,我反而能全身心投入做自媒体。
每天沉浸式阅读、写作,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生活,每天深度工作,深度思考,专注个人成长,并平衡好生活的其他方面。
生命轮运转良好,方方面面都有很高的满意度,这是我终身都会维持的生活节奏。
凡事作最坏的打算,并积极地行动。
3、觉知问题
仔细盯着你的问题看,问题就会“软化”。那些让我们困扰半生的问题,其实我们从没有认真地看过。
书中,很多人,仅仅通过整理问题,提问,就解决了自己大半的问题。
在生活中,增加觉知,就能减少冲突。
这是我写了80+天反思日记的感受。每天通过写551日记,觉知当天发生的,引起任何情绪波动的事情,梳理出来,就减少了关系中的冲突。
直到今年以前,我还认为,只有与父母保持物理距离,才能有平和的生活。
没想到,只是通过80多天,每天几百字的反思日记,就有了奇效,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会持续写反思日记,增加对生活,和自己的觉知。
比如以前我认为,只要父母不责备我,不惹我,就不会影响我的情绪,我情绪波动的原因,是父母主动挑衅。
近两个月,我经常允许父母把想说的话完,听他们责备两句,我觉得挺容易的,责备几句就过去了,不再有情绪波动。
这是以前的我,无法想象的,我认为被责备,怎么可能不反击?
通过持续的觉知,和写反思日记,每当有情绪波动,我就在反思日记中,盯着问题看,问题慢慢就变小了,直至消失。
4、全盘接受
书中有一位妻子说,我很喜欢李老师的理念,就是什么都是可以的,什么也都不是非得去做的。
书中所有反馈好的例子,都是接收到李松蔚老师这样的信息后,试着去做了一点点的改变,然后产生了好的结果。
书中未反馈,或结果不好的,李松蔚老师会复盘说,我的某个点,有失偏颇了,不够客观,让提问者接收到了,有必须要做某件事,或提问者做的事不对的感受,对方没有执行,就没有改变。
比如书中一个职场人,对现状不甘心,求不得,放不下,每天都很痛苦。
李松蔚老师的建议是,每天试着放下一小时。这个提问者反馈时,没有改变。
李松蔚老师复盘说,建议放下一小时,让对方接收到了,要放下,执着是不对的信号。
书中这样的案例不少,如果全盘接受自己,什么都是可以的,就会轻装上阵,有行动力,达到正循环。
你越接纳自己,越愿意行动;你越批判自己,陷入自责,越没有改变的动力。
二、读完这本书后,我的行动清单:
1、持续写反思日记,觉知情绪;
2、自媒体之路作最坏的打算,并积极地完成每天的日课,持续日更1000天。
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我们一起,见证彼此成为想成为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