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眠时间多长为好?

在不少人的认知中,成人每晚睡够8小时才是“健康”的,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有关研究发现,最佳睡眠时长竞然不是睡够8小时!当每天睡眠时间达到7小时,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原因死亡率降至最低点。

在成人男性中,与7小时的睡眠时间相比,每晚睡眠达到8、9、10小时,全因死亡率将分别升高9%、18%和43%;而如果睡眠不足5小时,全因死亡率也会升高16%。

在成人女性中,与每晚7小时睡眠相比,但凡多睡1小时或少睡1小时,均会使全因死亡率升高。

原来,每晚睡7小时才是最佳的。当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甚至9小时,反而会增加部分疾病的死亡风险。7小时睡眠最延寿,过长过短的睡眠时间都会促进身体生物年龄衰老。(以上观点是大多数成人的睡眠时长指标,但也会有个体差异的,仅供参考。)

成人健康睡眠的4个“黄金标准:

1、时长7小时,不能少于6小时。每天只睡少于6小时的人更容易得2型糖尿病;尽管健康饮食与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有关,但仍不能抵消睡眠时间不足而增加的风险。

2、入睡晚上10点最好,不要晚于11点。如此,能快速帮助人体修复损伤、养精蓄锐,达到最佳状态。

3、养成睡眠规律,保持睡眠一致性。研究发现,睡眠不规律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更高,可达53%。换句话就是,昨天晚上10点睡,今天11点睡,明天熬夜到2点,这种睡觉的人痴呆风险上升。

保持稳定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减缓身体生物衰老过程。与睡眠时间稳定的人相比,入睡时间偏差较大、工作日和周末睡眠差异大的人身体生物年龄老了9个月。

故保持稳定的睡眠习惯,每天都保持差不多的入睡时间、起床时间,有助于减缓生物衰老过程。

4、睡眠质量高否,第二天状态为准。并不是睡眠越多就意味着睡得越好。睡眠时长存在着个体差异,任何的指标(如睡眠时长、醒来次数、入睡时间等)都是相对的,要结合第二天起床后的状态来判断自己的睡眠是否良好。如果醒来感觉休息非常充分、精力十足,白天工作时间没有明显倦怠,就可以认定夜间得到了充分的睡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