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瑜伽

第一百三十期

    当修行者达到这个阶段后会进入一个全面自我检验的过程。为了抵御感官对象的致命诱惑,修行者需要对神的敬仰(Bhakti),通过在心中召唤创造感官对象的创世主,从而抗拒这种诱惑,另外他还需要一盏指路明灯,即对内在神性的认知。

                                        ——摘自《瑜伽之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节制根据字典解释,brahmacharya的意思是独身生活宗教研究和自我克制。有一种看法认为精液流失导致死...
    6b38a4a66238阅读 363评论 0 0
  • 如果一个人的理智屈从于感官,那么他就会迷失方向,但如果有人节律的呼吸,感观不是向外追寻欲望的对象而是转向内,...
    6b38a4a66238阅读 143评论 0 0
  • 比这更重要的是净化心智(buddhi),以便消除杂念,内心的杂念被奉爱之潮水冲走,智力或理智上的杂质则被...
    6b38a4a66238阅读 198评论 0 0
  • 自我研习的人阅读自己的生命之书,同时也在书写和修订这本书,他对生命的看法也会变化,他逐渐的认识到,所有生灵都...
    6b38a4a66238阅读 168评论 0 0
  • 大脑具有双重性——纯净与不纯净。当大脑摆脱了欲望时,它就是纯净的;当大脑与欲望结为一体时,它则是不纯净的。当大...
    6b38a4a66238阅读 2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