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一个广为人知的
仓央嘉措不想成佛却“被成佛”,想做情郎却终不得。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的苦不在仕途不顺,在于情深自缚、灵魂无处安放。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这位身在佛塔又情满于山的雪域之王,一生短短23年,却写下了万世追捧的最美情诗,让前世今人读之心湖泛漪、情弦激荡。“第一最好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他把情人分离的无奈、相见又无法约见的苦恼写得浅白深情、撩人心魂,让有情人、无情人心底儿都能顿然长出那根让“心痒痒、情更浓”的兔儿草,更让久不见心上人的人,望穿秋水肠断白蘋洲。
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是什么样的爱情让这位万人之上的圣佛敢于时时想逃离布达拉宫的藩篱。“除非死别,绝不轻离。”是情人玛吉阿米柔情的耳鬓侬语,让我佛神明仓央嘉措情动一生、一生追思。这位传奇的世俗女子貌美更会呢喃软语、体贴更有风情万种,让仓央那颗本不该“食人间烟火”的禅心夜夜灵魂出窍。“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明月相伴、相思吞噬,仓央诵经千遍,只为求得能拥你温存一刻。
仓央嘉措是人供俸的佛,却也是这么一个无可奈何的凡人,因为心魔情浓,让他身在佛座却始终成不了佛。如果他是佛,他就不会坐在须弥山间一遍又一遍地自语“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而他生命中最不得闲的事,恰是那份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他是佛,深知人生八苦之一是“爱别离”,懂得“只要有情人成眷属,是劫是缘都是福”,否则怎么能普渡众生;他不是佛,自知情爱深浅,懂得“求不得”最是苦,所以才有“宁做流浪街头的最美情郎,不做雪域之上最大的王"的洒脱。所以,他才说“我不是普度众生的佛,我来寻我今生的情。”其实,所有的情中,唯爱情最苦,因爱生情,因情而性,融于血、铭于心、刻于骨,让人无法逃脱、无力自拔。如果相遇,就应用心相爱,不论缘劫,只要每天能见、夜夜相伴、你情我义,何惧风雨。如果有一天失去了那个心中的她,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平生只有两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至情男人仓央嘉措知道自己一生追求什么,为了玛吉阿米,他宁愿放弃至尊王位,为她祈福,"多少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一代活佛,为了爱情能放下天地,却放不下一位女子,这是一种怎样的勇气,又是一种怎样的决绝,竟能让“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意中人儿一一告别。”仓央能告别天地,却难与玛吉阿米作别,灵魂里的伤痛和深到骨髓里的思念,让这位俊美多才的活佛双眼显得纯情而深邃,站在须弥山巅,望穿天际,美人何时归?可是,美人终究不能归。美人归无期,思如春潮涌,仓央便努力让自己尽可能地忙,因为一得闲就会止不住地想心上人,一朝忘,却又一朝想,特别是那长夜漫漫,煎熬便如知了叫,聒噪佛心梦不成,夜夜失眠夜夜眠。
韶华易逝,流年不再。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这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为心事太重,而走不动。仓央就是这样子的人,他在情感的“天路”上踽踽独行,走得孤寂而沉重,终于在23岁的那个冬天,在押解赴京路上圆寂。
你见或者不见,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仓央嘉措,以23年的韶华岁月,留给世人万千遐想和60余首空灵、唯美的情诗,让无数男女顶礼膜拜!!!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男不读纳兰、女不读仓央,元芳,您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