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正常情况,div为块级元素
红色块设置为靠右浮动,碰到边框停止
浮动元素脱离普通流。覆盖了绿色
屏幕快照 2017-05-21 下午4.59.07.png
屏幕快照 2017-05-21 下午5.00.37.png
div无法意识到浮动元素的存在,但div中的文本意识到它的存在,会在周围开始排列,如果无法排列,则会从下一行开始排列
1浮动后,box 2没有意识到,直接上去跑到地下,被1给遮盖了,但2的文本内容意识到了1的浮动,于是围绕在1的周围,和3重叠了。
box1浮动后,box2上移到box1的位置,一部分被遮盖,但是其中文字向box1周围浮动
box1和box2都浮动后,包含他们的div 无法感知到任意一个的存在

为了阻止外边距合并,只要让其中一个box属于另一个bfc就行。

两个元素嵌套,ct嵌套了h1的时候,给其中的一个元素设置了margin ,显示会被掩盖,这个时候需要把父元素设置为bfc ,padding,border,overflow设置为
BFC不会重叠浮动元素,可以分栏,通过给围绕的元素设置为bfc
将ct设置为float可以生产bfc块级元素效果
微信截图_20170523132342.png
1.png
微信截图_20170523133218.png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元素相对于父元素绝对定位时,如果父元素本身有padding,则默认情况的absolute是相对于padding进行定位,也就是会去掉padding。如果需要紧挨边框,则需要设置left 和right的值。
不设置宽度,默认情况下是撑开的。当设置position:absolute 或float之后会收缩为一个内容的宽度。因此,需要为box设置一个固定宽度
width:100%为自己的content等于父容器的content宽度的100%。因为本身position:absolute为auto,相当于有padding的偏移,因此需要设置left:0
去掉border正合适
如何让一个box垂直居中于父元素盒子
relative偏移没有脱离文件流,旁边元素仍然以为它占据原来位置
margin-top 偏移,是整体一起偏移,文档流的位置发生偏移
作业代码1

代码1:http://js.jirengu.com/tume/1/edit?html,css,output
代码2:http://js.jirengu.com/yine/1/edit?html,css
代码3:http://js.jirengu.com/xewir/1/edit?html,css,output
代码4:http://js.jirengu.com/ravud/1/edit?html,css,output

浮动元素有什么特征?对父容器、其他浮动元素、普通元素、文字分别有什么影响?

浮动元素是一种可视化格式模型,可以设置为左右浮动,浮动的元素会脱离文件普通流,周围的普通元素会表现得好像它不存在一样,占据它原来的位置,但周围的文字内容会察觉到浮动元素位置的变动,因此会围绕其周围排布。

如果一个父容器的子元素是浮动元素,且父容器没有设置高度,那么父容器会坍塌失去高度。

清除浮动指什么? 如何清除浮动? 两种以上方法

当容器高度设置为auto,且容器内容中有浮动的元素存在,这种情况下,容器的高度不能自动伸缩适应内容的高度,使得内容过场溢出到容器之外,这叫做浮动溢出,因此需要清除浮动处理。

屏幕快照 2017-05-30 下午8.43.14.png
屏幕快照 2017-05-30 下午9.49.26.png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浮动元素有什么特征?对父容器、其他浮动元素、普通元素、文字分别有什么影响?一个元素应沿其容器的左侧或右侧放置,允许...
    _小黑阅读 247评论 0 0
  • 问答## 1 . 浮动的特征,影响##### 浮动模型也是一种可视化格式模型,浮动的框可以左右移动(根据float...
    mhy_web阅读 390评论 0 0
  • 1.浮动元素有什么特征?对父容器、其他浮动元素、普通元素、文字分别有什么影响? 浮动元素特征:浮动元素不在文档的普...
    feihang阅读 176评论 0 0
  • 1.浮动元素有什么特征?对父容器、其他浮动元素、普通元素、文字分别有什么影响? 特征1.浮动元素脱离文档流,按照其...
    我七阅读 305评论 0 2
  • 加入简书一月有余,搜肠刮肚写了十几篇“豆腐干”短文,讲了一大通废话。看到简友一天一更、一天几更,内心𣎴胜惶恐。欣赏...
    王立平阅读 439评论 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