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那些大学中途辍学的人去哪了?

几场雷雨,传递夏天到来的讯号。

地下蛰伏了7年的知了,趁着潮湿的黑夜悄无声息地钻出土地,蛰伏在树干上一小时,在这之后退去一场岁月凝结的黄褐色躯壳。躲过夜间捕食的天敌和人类爬上树梢,清几声嗓子,开始了它一夏的演唱会。

带着新希望的黎明柔和地亲吻着大地,第一丝阳光照射在校园里,站在斑驳的树荫下往上看,沾满露水的树叶更加像一座座圆润的“城堡”,等待着采食露水的鸟儿到来。

一场暴雨过后,在雨季的末尾月出现了另外一批新生代。

一周之内八百万人口大型迁移项目在亚洲东部大陆上陆续展开,这是一年一度的开学季。

沉寂两个月后的校园草木丰茂,静静地等待它的新主人到来,空气中弥漫着雨后土壤散发的气味,似乎有千言万语等着他来说。迎着金色九月,刚刚成年的一批青年踏入他们梦想的象牙塔,这是给三年修炼的人最好的奖励。

天南海北操着不同口音的人汇聚在同一个地方:一个方形间,两扇门,三张窗还有配套的4张床、6张桌、6个凳,安排在这十几平方的小房间里。

房间不大,故事很多。

没有人记得谁是第一个开口说话的,只记得当时心里充满的是憧憬、期待、激动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2014年夏天,大学生开学了!

早到宿舍的帮着后来的舍友提行李,开通卡,办手续...再过几天和宿舍的几个都混熟了,开始选择“志气相投”的盟友一起闯荡校园。

最开始是军训,然后加社团,入学生会,办活动,团体/班级聚会游玩,对,还有上课。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计划和小目标:“拿奖学金”“找个对象”“干个项目赚点钱”“加兴趣团队做自己”“当个官过过瘾”“考证考证考证”“继续深造考更高的学府”或者“我只想安安稳稳打游戏”,看着身边的同学,每天都有新感受,每天都是不一样。

大学生活场景历历在目,除了上面说的日程安排,还有另外一些同学,他们选择了绝大多数同学想都不敢想的事——辍学。这里没有他想要的东西。

有人说喜欢回忆的人缺乏对现在和对未来的热情与期待,我觉得“有人”说的对。


2015年春,过冬返校,一个部门的(系组织)同学没有来,后来打听他们宿舍的得知:“他已经办理了退学手续,这会儿应该在去云南的路上吧。”

我的第一反应是惊讶,“去云南做什么?旅游?”他舍友也不清楚。

后来,我在微信上联系上了他,他说他假期旅游喜欢上了那个地方,一不做二不休,带自己的女朋友一起在那开个小旅馆过自己的生活。(他女朋友在老家安徽)

我说:“好!到时候有空去找你玩。”

“随时欢迎。”

遗憾的是,现在他已经定居在厦门,没有坚持他的云南旅馆,我也没有去找他。

翻开他的QQ空间,第一条是今年6月份送给她老婆的一束568元进口玫瑰花。往上划到第三条,就是他们爱情的结晶——一位小公主诞生证明。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2015年夏,暑假放假35天,回家避暑(比学校更热)。

“妈,太热了,我去广场上看大妈跳广场舞透透气。”坐在公园旗台阶梯上,我低头漫无目的划着手机。不远处几个小年轻跟一个卖冰粉摊主聊天,不时传出嬉笑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循着声音望去,这个摊主不就是小Y吗?!

小Y是和我一起学车而熟识的高中女同学,学习成绩一般,长相可以打7分,双子座,家里有个弟弟,有个小木驳船(打渔)。大学考上了某南一所资质平平的专科学校。待了半年觉得‘大学里学不到东西,纯在浪费时间’,冬天临近过年的时候还跟朋友一起在大集上卖过对联,当时碰到她,说“不想上了,没意思,早晚都要找工作,不如省下学费早去工作”。

我要了一杯常温果汁,最后还是没收我钱。

“晚上咱们同学过来玩的人多的,没事你多过来捧捧场”

“恩,没问题啊。”

她在那卖了一夏天的冰粉,据说没赚多少钱。

没过多久,她去了本地一家很受欢迎的蛋糕店当学徒,经常发自己做的各式花样的蛋糕到朋友圈,手艺很不错。前阵听在和我一起工作的同学说她来了省里经济最好的城市,继续做蛋糕,还因此结识了新男朋友,朋友圈里也从每天的蛋糕换成了一个本地年轻消防小伙。


2017年,我正式毕业了。工作后认识的一个考上大学没去读的同事A,让我又想起了曾经上学那会跟他一样辍学的老同学。

同事A比我小一岁,工作经验比我多三年。

在厂里,是一名发货保管副组长,在这组人里也是最年轻的保管。个子不高,白白胖胖的脸上架着一副黑色眼镜框,年纪不大却俨然一副略显成熟老道的办事风格,跟和父母年纪差不多的工友聊天也能“火车到处跑”。家里做建筑生意,组织包工的活。在工友口中得知,他有个对象,颜值很高学习还好,在省会,A每月都会攒下4天假去省会看她一次。

我问他:“你当时怎么考虑的,考上了大学怎么又不去读了?”

“不想上了呗”,这时候的他却不太想多说什么,我也就没问下去。

因为休息时间的限制加上工作量的压力,A提过好几次离职申请,但都被领导画饼拒绝了。今年家里给他攒钱买了辆美国牌子的B级车,他也熬到了辞职证明,A说他去了他爸给他安排的网络修理工,“活也很累,但是一个月能5000多,时间也宽快很多,请假很容易。”


今年夏天家里的降水格外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眼前的黑不是黑 你说的白是什么白 小白在币乎的真实生活第39篇 题目是标题党了,歌词好听嘛。你认为的对不一定是对,...
    暴走的刺猬阅读 2,394评论 0 1
  • 正则表达式的优化 为了高效地使用正则表达式,首先要理解它的工作原理。 编译 当你创建一个正则表达式对象(使用正则直...
    小a草阅读 3,660评论 0 1
  • 今天我们举办了一场运动会。而我的项目就是一项接力赛。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上去表演了,而我们却没有表演呢?原...
    章一粟阅读 1,293评论 0 0
  • 在今日头条上受邀回答了一位小伙伴的困惑,他的情况是:一位男士,28岁,武汉人,在上海工作,年收入25W左右,单身不...
    人间清醒叔阅读 3,51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