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断离-从物品筛选,遇见真实的自己

一直想整理收纳出一个让自己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不论怎么收拾,总是不到几天,就恢复原样,然后再收拾,周而复始。费时费力。

看过《舍断离》后,才发现不是收纳的问题,而是周围被很多自己不需要、不适合的物品围绕。已经过时的衣服、弃用很久的水杯、多买的洗衣皂……等等,喜欢囤物,舍不得扔东西,其实更深层次是对未来的担忧,归根到底是不自信,将就用自己已经不喜欢的物品,需要囤积物品才安心以为能抵御未来的风险。

舍断离正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自己舒适的行为艺术。《舍断离》这本书也是通过舍断离机制、什么阻止我们舍断离、舍断离的思考法则、如何实践舍断离以及舍断离后带来的看不见的世界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好的自己。

1.舍断离机制:生活中只留下自己需要且喜欢的物品,则是不需要收纳的。

2.什么阻碍我们舍断离:物质泛滥的社会,捡便宜心理和折扣陷阱很容易让我们囤积物品,另外这三种人扔不掉东西:逃避现实、执着过去、担忧未来的人。我们应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不能让杂物占据了空间,住所的意义应以“住育”为目标,让家成为最棒的放松地。

3.舍断离的思考法则:以自我为轴心,将时间放在当下。可以将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朋友不在多,最后留下的都是“知己”;通过清理环境中不需要的东西,也能对潜意识的改善起到很大作用。过滤多余的信息,只选择自己能付诸行动的信息,做到知行合一。

4.如何实践舍断离:集中一点,将其舍断离完美,可提供行动动机;扔东西可以从“怎么看都是垃圾”的物品入手,扔的时候说“对不起,谢谢”,或将东西送人说“谢谢”;将物品分为三类刚刚好;利用七五一(看不见的空间放满七成,看得见的空间放五成,装饰性的空间放一成)的总量限制原则,可打造充裕的空间,除此之外,还可用到替换原则,收入新欢则可舍弃同类型的东西,以培养出“永远只用最好的五件东西的最棒的我”。打造物品外型的两大原则:只需要一个动作原则,自主自由自在原则。

5.看不见的世界在变化:前所未有的畅快和解放感。当舍断离成为自动化的事情后,自己就不会因为准备不足而纠结不安,必要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候一定会获得,从而变得自信和乐观。

舍断离后,留下的物品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我们可以试着使用高于自己形象的物品,潜意识里的自我形象也会跟着提升。舍断离不是提倡清简,而是精简。物品和食物只买当季的,物品在当季拥有最强的能量。物品是自身的投影,因此物品既棒又新鲜事最重要的。

反观自己,一直以“节俭”为由,用着低于自己形象或已不喜欢的东西,与人相处中,也是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而做一些自己并不乐意的事情。所以,我需要在断与舍中,帮助我自我肯定和恢复自信。

另外,当有“碍事“的感觉出现时,我需要将其一一击破,将周遭环境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调整为自己觉得最舒适的。活在当下,不将就,立刻行动。书中最后说到“我们可以从'拥有'这个观念中解放出来”。确实,我们拥有的一切东西都是从地球借来的,而不会是真正拥有,当这样想的时候,你会觉得更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而是现有的是不是最让自己舒适的,从量到质的变化,实质是帮助自己进一步的认识自己:什么才是你真正需要的。

断舍离,是个不断修炼的,从选择物品到认识自己的过程,希望自己在实践中找回更自信的自己。

愿你目光所及,皆是美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开始阅读本书之前,你可以先思考这样三个问题: 1.你是一个念旧的人吗? 2.你会因为不舍得扔掉东西而囤积物品吗?...
    惜她阅读 15,927评论 1 101
  • P1,课前提问:你躺枪了么? 为什么家里到处都是?好乱好烦,不想打扫,却看什么都想买。 这个东西先留着用,双十一又...
    小鑫子阅读 7,838评论 1 16
  • Day 1 断舍离是什么? №1 本书导语 在大城市里,居住空间狭小,生活杂物堆积如山。如何让乱糟糟的房间变得干净...
    Jean_zz阅读 8,903评论 0 15
  • 《断舍离》的读书笔记 作 者:[日]山下英子 出版社:广西科学科学技术出版社 版 次:2013年7月第1版 作者...
    格式化_001阅读 7,044评论 0 2
  • 总字数:16000字 关于断舍离: 1、主角是自己。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物品,到底是需要还是不需要。 2、感恩的心...
    婷子阅读 10,540评论 2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