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常常会陷入各种各样的焦虑中,在这个物欲横流,喧哗浮躁的社会,每个人都拼了命的想要快速获得成功,成为一个有“身份”地位的人。但什么是“身份”呢?除了外在的光环,它还能带我们什么呢?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对身份的焦虑,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赞赏,但又如何摆脱这种焦虑呢?阿兰·德波顿的这本《身份的焦虑》就告诉了我们答案。
作者阿兰·德波顿,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是英国著名的才子型作家,他擅长用哲学的思维对人性进行深层次的探索。除了这本书之外,他的代表作还包括《爱情笔记》、《拥抱逝水年华》等。到目前为止,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畅销。
这本书结构非常简单,一共只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焦虑的起因;第二部分是:解决焦虑的办法。
我们首先来了解焦虑的起因,在作者阿兰·德波顿看来,引起焦虑的原因有很多,但其实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自身的原因,一个是社会的原因。我们先来看自身的原因是什么:渴求身份和过度期望。
渴求身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渴求通过身份带来的他人的尊重和关注,因为人类常常会对自身的价值充满不确定性,对自己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所以我们常常会希望通过别人的意见来肯定自身的价值,说到底,这就是一种不自信。
那什么是过度期望呢?说到底,就是乱比较和易嫉妒。作者阿兰·德波顿认为,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喜欢跟自己同一级别的人做比较。如果别人比我们过得好,我们就会觉得伤心难过;如果别人没有我们过得好,我们就会产生优越感,就会觉得愉悦,这是人性的一种黑暗面。而易嫉妒就是,当同一级别的人—那些我们认为应该不如我们,却过得比我们好的人取得成功时,人类的嫉妒心就会作祟,就会产生愤恨。但无论是乱比较和易嫉妒,说到底都是人类对自己怀有过高的期望,当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时,心态就会奔溃,就会产生嫉妒和焦虑。
介绍完产生焦虑的两个自身原因,接下来就再介绍几个社会原因,分别是:势利倾向、精英崇拜和制约因素。在作者阿兰·德波顿认为,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人情的冷暖,在社会上有很多势利鬼,因为这些势利鬼的存在才造成了焦虑,那些势利的人只关注他人的声望和成就。精英崇拜指的就是人类喜欢盲目的追求精英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在无法确定他们本身价值的情况下就盲目追随,这就会给普通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认为上层社会的精英做什么都是对的,社会底层的人会越来越讨厌自己普通的身份。而制约因素是指人类会受到自己才能的制约、受到运气的制约、受到雇主的制约、受雇主盈利原则的制约、受全球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因为在社会上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才会引发产生焦虑。
介绍完产生焦虑的原因,接下来就介绍一下缓解焦虑的方式。作者阿兰·德波顿引用了各种思想家和作家的观点作品,从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和波西米亚等几个层面介绍了缓解焦虑的方法。个人认为,有效的方式是以下几种:
1、要培养理性思维。什么是理性呢?就是说当我们在面对别人的评价时,先不要急着下结论,而是分析一下别人的评价,别人说的是真实的那我们就采纳意见,如果别人说的是错误的话,那我们就不要理会好了。运用自己的理智,对自身价值有了正确的评判,才能更好的面对所有,心态不会崩塌,也就不会有焦虑。
2、多看一些艺术作品和漫画。多去欣赏这类文学作品就能让我们感到人类是多么地渺小,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让自己有更宽广的视野,学会在艺术品中寻找寄托,既能丰富内心,又能增长知识。
3、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在作者阿兰·德波顿看来,人只要通过个人努力就能积累到一定的财富,当财富越积越多时,就能得到名望和地位,也就会变成一个有“身份”的人。但是想要完成财富积累的过程,那对个人品质的要求也会很高,要有创造力、有勇气、有毅力等。一个人所具备的优秀的品质越高,越容易成功,也就能得到身份地位,自然也就会减少焦虑。
虽然这本书并非传统的心理学专业书籍,书里既没有学术性的概念,也没有难懂的心理学理论,尤其是在如何缓解焦虑的层面,作者列出的方法也跟我们传统的认知不一样,但作者阿兰·德波顿在一个更宏大的哲学角度,为我们深层的剖析了身份的问题。在读这本书时,也会不时惊叹作者渊博的学识和风趣幽默的叙事技巧。总之,这本书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