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三国札记:第一节细节解析

严格来说,这不能算一篇文章,只是针对阅读札记。

大家都知道我最近在写三国。以前书都没读完,我恨不得一周能写好几篇。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者无畏,灵感弥补学识。

越往后读,我却写得越来越慢,平均两三周才能出一篇。这是在不自觉地沉淀和思考之后,发现以往轻薄之言甚多,才气弥补不了知识的漏洞。所以,宁可放缓,沉下来,继续钻研。

窃以为,两种状态都很好。名著本来就是鲜活的,一切历史皆是当代史。我用新鲜活泼的生活经验去触碰和解读古典名著,也许是最接近本真的方式。但是,辅以学术的立场,是为了更贴近当时的实际,而不是加空历史胡说八道。

所以,我现在又买了毛评本三国演义读第二遍。重读之后,发现很多细节特别有意思。

一、刘备结交什么人?关羽,张飞?你只知道这两人就太外行了。他出身低下,不爱读书,却师事郑玄、卢植。这两人不仅是朝廷高官,更是当时名重天下的大V和公知。郑玄就不说了,搁今天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卢植是武将,董卓不敢杀他,因为忌惮他的海内人望,杀了公知会造成天下震怖。结交大V的好处显而易见,有时候千军万马都比不上他们动动嘴皮子。刘备要凭军功谋个职位,是卢植替他在朝廷说话;刘备后来兵败需要向袁绍求援,关系不熟不好开口,是郑玄一封信解决问题。

刘备会不会交朋友?你还以为他只会桃园三结义么?至于他是怎么交上这些贵人朋友并且如何维护长期关系的,我在以前文章中已有分析,不再赘述?

二、刘焉。刘备最初投军正是在这位幽州太守刘焉名下,很快,两人就分开,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直到他们在益州重新有了深刻的交集。刘焉慢慢得到益州牧的职位,凭借西南地区的地理条件,与中央隔绝,逐渐将益州变为自己的割据地。而刘备经历漫长的东投西靠生涯之后,终于从刘焉儿子刘璋手里夺下益州这块肥美的地盘,成为他安身立命飞黄腾达的根本。

世界就是这么小,事情就是这么巧。三国里有那么多人物,姓刘的都有几十个。可巧的是,有些人不仅是你是你事业的起点,今后更会成为你事业的奠基人。顺便再提一句,刘备还娶了刘焉儿媳妇做皇后。真是缘分深厚的两个人。

三、钱很重要。张飞见到刘备,前面两句话都在强调我颇有庄田,颇有家财。他们桃园三结义之后,张飞散尽家财,招募了五百多壮士,一起去投军。这身份地位大不一样了,有重要任务首先会想到你,容易出头容易立功嘛!

每项政治军事行动背后都少不了财团支持。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回老家,拉起队伍干革命,不也是受到老家一巨富财主全力支持吗?

后来诸葛亮主政的蜀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其失败的原因,除了司马懿太厉害,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国内经济撑不住常年的战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
    JACKNPC阅读 38,930评论 2 12
  • 刘备——一部穷苦 孩子的奋斗史 作为《三国演义》中“三巨头”之一的刘备,是作者罗贯中和后世...
    黄河歌者阅读 6,723评论 11 85
  • 想想自己倒是好久没来写日记了 随意的时间随意的心情随意的地点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到时有点乱糟糟了 不过都是没人的地...
    _Celeste_阅读 1,826评论 0 0
  • 朔北圣地,千里沃土,万间广厦。 望关中内外,谁与匹敌。星河际宇,稍逊雅美。 戈壁茫茫,奇景怪柏。欲与圣境试比高。 ...
    竹轩露雨阅读 2,844评论 1 1
  • 溽暑袭津城 艳阳曝万物 热浪蔫垂柳 蜃气浮苍穹 棠香溢满苑 海风熏汗躯 何消心坎炙 敞怀纳微凉
    Ocaptain_lyl阅读 6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