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看过我上一篇《由女儿高考聊起澳洲的发明》,好奇我为啥移民澳洲。回想移民这事儿,从缘起到过程,挺有故事性,甚至可以说跌宕起伏。今天不妨写写,或许能对别人有点启发。
年过半百,回望过去,发现自己是个充满矛盾的人。比如,生活小事极有计划性,但人生大事却毫无规划,属于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现在学了八字就明白了,也不怪我,全写在八字里了。
生活小事,无论是旅行还是下周安排,必须提前规划,且不喜被临时打乱。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闲逛这种事儿,很少发生在我身上,除非是旅游。真正了解我的朋友,想见面都会提前约好。临时起意的邀约,大概率会被我婉拒,有时确实是有事,有时也没啥不能更改的大事,但就是心理上很抗拒,不喜欢既定秩序被突然打乱,这种奇怪的固执类似于洁癖,有点儿强迫症的感觉。
可矛盾的是,回看大半生,我的每次人生大事,决策下得相当随意,根本没经深思熟虑,要么是一根筋,要么全凭直觉。
考大学,算是我人生中第一个重大决策。我的第一志愿无脑锁定华南理工大学,从大连到广州,纵跨祖国南北。原因有点儿一根筋,因为姐姐就在那上大学,写信总说学校多好多漂亮,什么四个大湖、网球场、游泳池之类。再加上姐姐毕业留在广东,妈妈希望我也去广东,将来姐俩儿离得近点儿。而整个华南地区最好的理工类大学当属华南理工。而且,父亲是广东中山人,虽早逝,但他生前希望老了能带全家回广东,妈妈也算是帮父亲了却了心愿。
至于专业的选择,比选大学更重要,我却随机而选。当年华南理工大学在辽宁省只招三个专业: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海洋工程。自动化被我最先排除,因为学费最贵,每年三千元。后面俩便宜一千,每年两千元。现在觉得是小钱,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又是第一年从免费变为自费,之前读大学几乎不花钱,突然要收那么多钱,不管掏不掏得起,从心理上就觉得贵。第二排除了姐姐所学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最后剩下个海洋工程,就报了它。
无知的我以为海洋工程是研究海洋生物的,喜欢海又喜欢动物,觉得挺不错。岂不知,海洋工程是建码头和海上石油平台,跟海洋动物没有半毛钱关系。那时没有网络,学校和父母也没什么指导,比现在高中生的见识差多了。进了大学才知道,不少同学因为分数不够从热门专业打到我们班的,这才意识到自己选了个没人稀罕的冷门。难怪刚进校就被安了个班团支书的头衔,傻傻的我既不懂团支书是个啥,也不明白为啥让我干,现在猜,老师可能参考了高考分数。
接下来的人生大事是找工作,除了第一份工作是为了把户口留在广州,后面多次换工作,都是一时兴起,全凭兴趣,没有好好考虑前途和“钱途”。以至于干出那样的傻事:领导要提升我为总部人力资源经理,可我不喜欢搞人事,就干脆辞职了。直接把领导搞不会了。领导哪知道,胸无大志的我,只想悠哉地享受自己喜欢的培训工作,享受给人传道解惑所体会到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享受探索和汲取各种知识的备课过程。我八字原局那一柱通根的食神,注定我喜欢也擅长当老师传播知识和力量。
别人看我傻,其实我这才是一种“自私”,是真正为自己而活。如果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换取金钱和官职,那当然完美。若只能留其一,我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
结婚又是一次人生重大决策。选老公,我也全任直觉。按现在的话说是裸婚,没房没车没彩礼,婚礼只有小三桌,过家家般的随意。我和老公是同年毕业新进公司的同事,当时月薪一千多,不算低。可他经常盼着发工资的日子,因为兜里没剩几个钱,工资要还大学的学费,要给父母装电话、买这买那。不夸张地说,那时他只能请我在街边大排档吃盘炒田螺炒河粉,喝瓶珠江啤酒。我就迷迷瞪瞪地上了他的“贼船”。好在老天爷对我不薄,那些凭直觉做出的选择,哪怕当时违逆世俗,后来也都没让我后悔。
终于讲到正题,关于移民澳洲的缘起,完全是无心插柳。我俩从没有过移民的念头。婚后慢慢在广州买了房,老公也辞职出来创业,与人合伙办了自己的小公司,虽谈不上多赚钱,但也算渐入正轨。
那时我考了全国首批“企业内部职业培训师”资格证,同时也参加普通话考级。记得普通话考级时,有一项考题是,根据题目即兴说一段话。我抽到的题目是:说一说你向往的地方。不知咋回事,我一下子想到了澳洲,
或许因为喜爱动物和大自然,脑海中浮现的是憨憨的袋鼠、萌萌的考拉、蓝天白云、湛蓝大海、翠绿草地。于是我展开了我的回答:“我向往的地方是澳大利亚,因为......”
在那之前,我从没想过自己向往哪里,更从没想过去澳洲看看。真的纯粹为了答题而说的那段话。神奇的是,没过多久,我们的命运轨迹竟真与澳洲扯上了联系。
现在回想,有没有可能,老天或我的守护神(如果有的话),听我答题时说得那般郑重其事,便信以为真,于是便助我达成愿望。
我普通话考级后不久,老公接到来自澳洲的单子。老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深得澳洲客户的欣赏,主动提出想邀请他到澳洲工作。老公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因为他公司刚走上正轨开始盈利,以他在那个细分领域里数一数二的技术水平来说,若没有大的变动,公司前景还不错。何况,自己做老板,和给别人打工,虽然各有利弊,但发展的天花板还是有区别的。
可我一听就来劲儿了,我骨子里满是孩子般的好奇和任性,又深受台湾作家三毛的影响,从小就欣赏三毛那“流浪世界、流浪人间”的心态。我立即在脑海中看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这美好,并非物质条件的优渥,而是能像三毛那样独自闯荡异国他乡的勇气、新奇、探索、体验、洒脱......
于是我劝老公,就当趁机去玩玩,如果不喜欢,大不了再回来呗。在我的十级枕边风狂吹之下,老公被说动了。能让老婆孩子过上想要的生活,是多数男人愿意去做的。于是,澳洲的公司开始找律师为我们办理赴澳的工作签证。
澳洲人的办事效率本就不高,再加上找的律师不太给力,工作签证办了很久,以至于在等待期间,我已怀孕并生下女儿。说来也怪,女儿出生没多久,签证就顺利下签,或许是女儿带来的好运。等女儿过了半岁断奶之后,老公才独自飞往澳洲,用三个月时间为我们娘俩儿打点好一切,再回国接我们。
之前有妈妈帮忙带宝宝,到了异国他乡,要独自带娃,一个人都不认识,从语言到文化都陌生,那时没有智能手机,出门靠纸质地图,远不如现在方便。而且刚去时,老公薪水低,卡着最低工资标准,买车都要动用国内的积蓄。总之,初到澳洲,有新奇,更有艰辛。但如今回头看,无论那时多苦,都是生命里无比宝贵的经历和体验,人生一趟就是来体验的。
之后许多年我没出去工作,一是我对物质要求低。二是我很享受全职妈妈的时光。老读者都知道,我好不容易才怀上女儿,详见旧文《猪宝到来之坎坷路——流产、求孕、保胎全记录》。此生就这一次当妈妈的机会,我要投入专心地体验这宝贵的历程。比起与年幼的孩子朝夕相伴,挣钱对我没有丝毫魅力。那些年,我一边和孩子一起探索这个新国度,一边写文记录并在网络分享。慢慢开始有期刊杂志来约稿,到后来开了自己的公众号,没想到我这工科生竟会以码字为爱好,虽然码字收入少得可以忽略不计,但我的精神世界却因它而无比充实和快乐。
女儿性格内敛,尤其害怕争抢,遇到竞争或冲突,本能地退让。我感觉她这性格很不适合国内那么卷的成长环境,而且孩子也很喜欢澳洲的生活。于是,我们决定留在澳洲。
按当时的移民政策,在澳洲工作两年之后,就可以申请雇主担保移民,从而获得永久居留签证。可我们万没想到,本来毫无悬念的事,竟然一拖就是好多年,一波三折,何止三折,波折多得我都记不太清了。
其实,若早知会有那么多麻烦,我们完全可以像澳洲多数朋友那样,在国内就先申请独立技术移民,一步到位拿到永居身份以后,再登陆澳洲。以我们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在那时并非难事。
问题就是,我们去澳洲的契机,完全是天上掉“馅饼”,没有心理准备,也没做过功课,我们都不知道还有独立技术移民这东西。雇主给办的什么签证,就用的什么签证。
我们临居转永居的过程,遭遇了别人几辈子都没遇到过的、比电视剧还离奇的经历:被移民局拒签、上诉仲裁庭、上诉结果维持原判、申请移民部长干预、移民部长特批允许重新申请、换雇主并递交新的雇主担保移民申请、神奇地被移民局二次拒签、二次上诉到仲裁庭、仲裁庭推翻移民局的拒签决定、案子被打回移民局重审、永居签证很快获批。
后来复盘,分析屡次受挫的原因。第一次被拒,与雇主本身的问题有关。但后来老公跳槽到实力比较雄厚的新雇主,并凭实力得到新雇主重用,担保我们重新发起二次申请。这第二次被拒,确实很冤,无论雇主还是个人,都完全符合要求。那么,移民局为何要拒呢?我们猜测,我们是被那些造假者给拖累了。雇主担保移民这个类目中,确实存在欺骗造假的申请者,比如:雇佣关系是假的。移民局也不傻,所以格外警惕。一看我们已被拒过一次,便视为可疑分子,不由分说拒掉最保险。
好在,我们问心无愧,不怕查,立即上诉到仲裁法庭,让第三方来评理。好在,仲裁法庭秉持公正,推翻了移民局的错误拒签。
至于第一次被拒最后走到移民部长干预的地步,已是澳洲移民流程可以向上申诉的最高一级,竟奇迹般得到部长的支持。就连我们那经验丰富的大律师(澳洲移民律师协会的前任会长)都没经历过这样的案例,还很感兴趣地跟我们要了资料拿回去研究学习。
让我感到自豪的是,申请移民部长干预的所有材料,几乎是我自己撰写和收集整理的。现在学八字,看我原局那俩天乙贵人,不就是在危难之中才能大显身手的嘛。没想到,就我这半吊子英文,能写出那么长的申诉信,还图文并茂,多年码字的功力真没浪费,还真打动了他们。
所以说,语言就是个工具,有没有口音、语法错没错、用词是否地道,都不是大问题,最关键是要言之有物,要有真情实感,要有内在感染力。
当然,申诉材料里还有一些其它支持文件,具体有啥我一下子也记不全了。
现在回想,为签证苦苦抗争的那段时间,是我们家最难的日子。不光有精神上的压力,经济上也面临巨额开销。在澳洲打过官司的都知道,澳洲的律师费贵得吓人。早期用的便宜律师太拉垮。幸亏后面换了大律师,助我们力挽狂澜,当时大律师按小时计费,每小时五百澳元,合人民币每小时两千多元。另外还有几次上诉费、签证费、体检费等等,杂七杂八加起来也挺吓人。
但如今看来,最艰难的日子,恰恰是老天赐予的考验。当年我给别人上课,讲《积极的心态》,如今自己用实际行动证明,我并非纸上谈兵,我也身体力行地做到了!
在内忧外患之时,我重新拾起早已懈怠了的佛法学习。回想当年,在我苦苦求孕几近绝望的日子,是观音菩萨救我于水火(详情可见旧文《我的佛缘》)。没想到,当我再次遇到人生重大困难之时,又是菩萨救我。和要孩子一样的经历,总是要先坎坷,再满愿,让我得来不易,如此才比别人更懂得珍惜,也从中看清,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最宝贵的。
如今学了八字,也要感谢命中所带的天德贵人,而天德贵人又恰是代表香火的巳火,这让我不仅与神佛有缘,还属于临时抱佛脚都能管用的体质,遇急难易获神佛护佑。
在重拾的佛法学习过程中,我感应不断,极大地升起探索的好奇心和信心。加上用心码字给我带来的快乐,可以说,那些最背运的日子,恰恰是我在精神世界最有收获的时候。
越是艰难,我们越是笑着面对。那些年,我们并没困在家里默默抑郁,而是以更珍惜的心态,更投入地探索澳洲这片对我们来说还很新奇的大陆。
那时,几乎每个周末,我们都带着年幼的女儿出门玩,参加各种嘉年华,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活动都留下过我们的足迹。每年,我们至少有一次跨州旅行,带着同样喜爱动物的女儿,去看野生袋鼠、野生考拉、野生海豚、野生海狮......看看我公众号里那几十篇长长的澳洲游记,哪一篇不是图文并茂的快乐满溢!
至今我都无比佩服当年的自己,如何能在前途未卜的迷茫中,仍能做到那般“没心没肺”地享受生活。我并非一个天生心大的人,但我深知自己是天生的乐天派。虽体魄羸弱,但内心光明,充满希望,永远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相信,人生的所有苦难,都是上天赐予的机会,磨练你、督促你、刺痛你,让你在生活的苟且中,没有忘记诗和远方,没有停止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寻,没有放弃内在的成长和心灵的修行!
年少时很喜欢李宗盛的那首《真心英雄》,正如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也把这首歌送给屏幕前的每一位读者,愿你的人生,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终见彩虹!
当然,老公至今还时不时畅想,当初若没来澳洲,说不定现在是另一番样子,说不定公司做大了......话里话外暗示我,是我把他“忽悠”到澳洲过上了打工牛马的日子。
这时,我只要问他一句话,他就认了。“同样可以考上喜欢的大学和专业,你是愿意让女儿在那么卷的环境成长?还是希望她像现在这样悠哉快乐着长大?”
当然,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国内生活的幸福感会越来越高。所以,不是人人都适合住在澳洲。
下篇我会聊聊生活在澳洲的利弊,以及什么人适合生活在澳洲。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