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阅读《我们何以不同》,更加提醒自己:作为父母的我们必须要接纳,孩子与孩子不同,孩子和我们更是不同!
思维模式、看待问题的角度……大有不同,世界正因为我们的不同,才这么的精彩和有趣!
我不能吃辣,我不吃冷的;我老公和孩子,都吃辣,也喜欢水里加冰。
他俩也其实口味很不一样,所以我们现在吃饭,经常各吃各的
ヾ(^*^)
今天我爸爸请客,我们下馆子,我和我妈妈聊天,他们就把菜点完了,我忘了提醒不要辣,他们爷仨高兴的也忘了
这可好,菜都辣的吃不成,我就吃青菜吧
(。ì _ í。)
晚上回来给自己煮个梨水,弄块披萨,也是很不错!
老公出去遛弯,带回来点小食,就个奶啤,生活很满足啊,哈哈!
晚上继续读书《园丁与木匠》,非常经典的一本育儿的书籍,今天听万老师解读,真的又有了新的收获。
本书作者是艾莉森·高普尼克,他提出,养育孩子要学习园丁,而不是成为木匠!
木匠是把孩子作为产品来生产,我做成啥样,孩子就得是啥样
这样的结果,不说大家应该也能想到:孩子就不是他们自己,也不会快乐生活,永远按他人的要求来生活!
园丁是只提供良好的环境,允许不同的植物长成应该有的样子
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应该像园丁一样!
万老师说孩子的童年,最重要的是去探索,是去发现,是去获得能够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是适应〔混乱〕的能力!
可是我们做父母,却害怕孩子踩坑、害怕孩子受伤,更不愿意孩子犯错误,不给他们探索的机会……
当然,父母一定是因为爱孩子,可是这样的爱,却限制了孩子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