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是门手艺》读书笔记(二)

刻意练习

《自学是门手艺》

  • 在自学的过程中,总是有一些部分需要刻意练习。

  • 手艺这个东西,尤其需要刻意练习。

  • 我当过很长时间的英语老师。异常苦于一件事:最有用的道理最没人听。——学英语最简单的刻意练习就是朗读

  • 那些看起来“一出手就是高手”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不仅花很多时间刻意练习,还总是刻意思考在哪些地方尤其要刻意练习。

  • 然而,我深刻地意识到,在另外一些地方,若是再“混”下去,那这辈子就别想有什么名堂了。所以,我就下决心在必要的地方一定要刻意地练习。

  • 对,所谓的“混”,解释很简单:

    不做刻意练习的人就是在混时间。

  • 比如,在学一门新的编程语言时,我常常做这样的刻意练习:

    在纸上用笔写程序……

  • 需要刻意练习的地方,因人而异。每个人都一样,都有各自必须刻意练习的地方,都有对别人来说无比容易可偏偏对自己来说就是很难的地方,而且,在这件事儿上,大家的点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需要刻意练习的部分比例都差不多 ——虽然说不清楚那个比例到底是多少。

  • 然而,于我来讲,这就是我需要刻意练习的地方 —— 这也是我刻意思考之后才找到的需要刻意练习的地方。

  • 你也一样。你需要刻意练习的地方,需要你自己去刻意思考 —— 你和别人不一样,没有人和你一样,就这样。【所以最终每个人都得学会元认知的思考方式。】

  • 所谓“刻意练习”,其实是“刻意思考哪里需要刻意练习”之后最自
    然不过的事情 —— 所以,“刻意思考”才是关键。

  • 应对策略很简单:

    准备个专门的地方记录

  • 人们常说:

    凡事儿,就怕琢磨……

  • 所谓的琢磨,其实真的不是很难,只不过,在此之前,你不知道该琢磨什么而已,一旦知道了,剩下的都再自然不过,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 事实上,所谓的差别差距,只不过一线间而已。


我的总结

结论:

  1. 自学需要刻意练习。
  2. 比刻意练习更重要的事情是刻意思考哪里需要刻意练习。这是启用元认知的思考模式。

思考:

  1. 不做刻意练习的人就是在混时间。
  2. 继续思考的话就是琢磨刻意练习的方法论
  3. 思考需要刻意的地方。这需要积累,所以需要专门的地方记录。我使用的是印象笔记的快捷创建笔记的方法,建立刻意练习的目录索引,然后成了一个系统,建立全部笔记的索引,分纵向的笔记目录超链接索引和横向的标签索引。为此建立的记笔记的原则。
  4. 对我而言,需要刻意练习的地方很多,排序的话,盲打的刻意练习算得上一个。
  5. 可以去找刻意练习相关的书【阅读】。
  6. 请教别人是如何刻意练习的【社交学习】。
  7. 记录自己的刻意练习记录【量化刻意练习进程】。
  8. 最后,从一点一滴开始吧,行动起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