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高校 第一部分|第四章 负重

清晨五点,校园还沉浸在黑暗中,陈挺已经轻手轻脚地起床。他摸黑穿上衣服,生怕吵醒还在熟睡的室友。十月的风带着刺骨的寒意,他裹紧单薄的外套,快步走向学校西门的面包店。

路过操场时,他看见几个晨跑的学生,其中一人朝他挥手:“陈挺!这么早?”陈挺认出是法学二班的王磊,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兼职,赶时间。”王磊小跑过来,递给他一瓶矿泉水:“拿着,看你嘴唇都干了。”陈挺愣了一下,接过水:“谢谢。”王磊拍拍他的肩:“别太拼了,身体要紧。”说完便继续跑步去了。陈挺握紧水瓶,冰凉的触感让他清醒了几分。

"来了?"面包店老板老黄正在和面,头也不抬地说,"先把昨天的账盘一下。"

陈挺哈了口白气,搓搓冻僵的手指,迅速投入工作。这是他三份兼职中的第一份——面包店早班帮工,每天五点到七点半,月薪八百。

父亲病倒后,家里的茶园只能靠母亲一人打理,收入锐减。尽管张子豪和林小柔借的钱解决了手术费的燃眉之急,但后续的康复治疗和日常开销仍像无底洞。陈挺婉拒了进一步的帮助,决定靠自己解决问题。

七点二十分,他把最后一盘面包放进展示柜,匆匆洗掉手上的面粉,抓起书包就往教学楼跑。八点整,他气喘吁吁地滑进民法课的座位,头发上还沾着一点面粉。

"给你。"周明推过来一杯豆浆和两个肉包,"就知道你没时间吃早饭。"

陈挺感激地接过,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自从开始打工,周明几乎每天都会给他带早餐。

"今天下午辩论社集训,别忘了。"周明压低声音,"陆远说下个月有校际比赛,要选拔队员。"

陈挺点点头,一边记笔记一边在心里盘算时间表:下午四点前要完成图书馆的图书整理工作,然后赶去辩论社,晚上七点到九点在咖啡厅打工...

"陈挺,"教授突然点他的名,"请你回答一下刚才的问题。"

陈挺猛地抬头,发现全班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根本没听见问题是什么,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

"是关于不当得利构成要件的理解。"坐在前排的林小柔转过头,假装向他借橡皮,小声提示道。

陈挺迅速组织语言,给出了一个还算完整的回答。教授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讲课。陈挺悄悄向林小柔投去感激的一瞥,她微微一笑,转回身去,马尾辫轻轻晃动。

下课铃响,同学们蜂拥而出。陈挺收拾得慢,等人走得差不多了才站起身,发现林小柔在门口等他。

"谢谢刚才的解围。"陈挺说。

林小柔摆摆手:"小事。对了,这个给你。"她从包里拿出一个保温盒,"我自己做的三明治和水果,听说你最近很忙,怕你顾不上吃饭。"

陈挺接过盒子,温热透过金属传到手心。他想拒绝,但看到林小柔期待的眼神,最终轻声道谢。

"还有,"林小柔又拿出一叠纸,"这是我这几天整理的民法笔记,重点都用黄色标出来了。听说你...最近在校外有很多兼职?"

这时,几个女生迎面走来,其中一个留着黑长头发的女生笑着打趣:“小柔,又给陈挺开小灶啊?”林小柔耳根微红:“刘晓晓你别乱说!我…我们只是在讨论民法笔记!”她转头小声对陈挺说:“我的几个室友,你别在意。”女生们交换眼神,笑嘻嘻地走开了。

陈挺握紧保温盒,喉咙发紧。他不想被人怜悯,但林小柔的帮助总是恰到好处,不让他感到难堪。

"嗯,谢谢。"他最终只说出这三个字,但心里翻涌的情绪远不止如此。

课间,陈挺去洗手间时,听见隔壁隔间传来对话:“听说陈挺现在打三份工?”“是啊,家里好像出事了。”“啧,难怪最近上课总打瞌睡。”陈挺屏住呼吸,等他们离开才推门出来。镜子里的自己眼眶发青,他掬起冷水狠狠洗了把脸。

下午的图书馆工作相对轻松,主要是把归还的图书重新上架。陈挺喜欢这份工作的安静,有时还能趁机翻看需要的参考书。今天他在法律类书架前偶遇了李教授——那位传说中的"铁面判官"。

"陈挺?"李教授锐利的目光透过镜片打量他,"听说你父亲病了?"

陈挺惊讶于教授竟然知道自己的家事,局促地点点头。

"我看了你上次的合同法作业,"李教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分析得很透彻,特别是对格式条款那部分的见解。"他把书递给陈挺,"这本《法律解释的艺术》应该对你有帮助。如果有兴趣,下周我办公室有学术沙龙,欢迎参加。"

陈挺受宠若惊地接过书,李教授已经转身离开,留下淡淡的古龙水味道。这是法学院学生梦寐以求的邀请,意味着可能获得推荐信甚至研究机会。

整理书架时,文学社的刘芳抱着一摞书走过来:“陈挺,能帮我找一下《西方法学史》吗?听说你看过。”陈挺点点头,熟练地从顶层抽出一本蓝色封皮的书递给她。刘芳翻了几页,突然说:“其实……我是帮小柔借的。她最近总提起你。”陈挺手一抖,差点碰倒旁边的书堆。刘芳意味深长地笑了:“她明天下午在文学社有朗诵会,你要不要来?”

辩论社训练结束后已经是六点半,陈挺匆忙赶往校外的"蓝山咖啡"。这份晚班兼职时薪较高,但需要工作到深夜。

"今天怎么这么晚?"店长皱眉,"快去换衣服,七点有预约的团体客人。"

陈挺迅速换上黑白相间的制服,刚系好围裙,门口风铃就响了。一群衣着光鲜的年轻人鱼贯而入,为首的竟是张子豪。

"哟,这不是我们的大辩手吗?"张子豪看到陈挺,挑眉道,"原来你在这打工?"

陈挺握紧点单板,点点头。张子豪的朋友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瘦小的服务生,有人小声问:"子豪,这你同学?"

"我室友,法学院的高材生。"张子豪的语气听不出是调侃还是骄傲,"给我们来最好的咖啡和甜点,今天我请客。"

原来这是张子豪的生日聚会。陈挺这才注意到餐厅角落挂着"Happy Birthday"的彩带。他默默记下每个人的点单,转身时听到一个女生说:"你室友怎么在这种地方打工啊?家里很困难吗?"

陈挺的背脊僵直了一瞬,但张子豪的回答让他松了口气:"人家自食其力怎么了?比那些靠父母吃喝玩乐的人强多了。"

整个晚上,陈挺在餐桌和吧台间穿梭,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临近打烊时,张子豪那桌还没走,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烈。

"陈挺!过来一起喝一杯!"张子豪突然高声招呼。

"我在工作..."陈挺小声推辞。

店长挥挥手:"去吧,反正快下班了,今天生意不错。"

陈挺被拉到桌前,张子豪塞给他一杯琥珀色的液体:"尝尝,单一麦芽威士忌,比你一个月工资还贵。"

酒液滑入喉咙,灼烧感让陈挺咳嗽起来,引来一阵善意的哄笑。有人提议玩真心话大冒险,酒瓶旋转几圈后,瓶口对准了陈挺。

"真心话还是大冒险?"

"真...真心话吧。"

一个戴耳钉的男生坏笑着问:"在场有你喜欢的女生吗?"

陈挺的脸瞬间烧了起来,目光不自觉地瞥向门口,仿佛期待什么人突然出现。张子豪大笑:"不用问了,看他表情就知道!是文学社那个林小柔对不对?"

在众人的起哄声中,陈挺恨不能钻到桌子底下。幸好下一轮游戏很快开始,注意力从他身上转移了。

聚会散场时已近午夜,张子豪坚持要送陈挺回宿舍。秋夜的风带着凉意,两人并肩走在空荡的校园小路上。

"今天谢谢你参加。"张子豪出奇地安静,"其实...我讨厌生日派对。"

陈挺惊讶地看着他:"那为什么还办?"

"因为'张公子'应该喜欢。"张子豪苦笑,"我爸说这是维护社交圈的必要投资。"

陈挺不知如何接话。酒精作用下,张子豪似乎卸下了平日的面具:"有时候我真羡慕你,陈挺。虽然穷,但至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陈挺诚实地说,"只是被生活推着走而已。"

张子豪突然停下脚步:"你知道吗,我爸公司最近遇到危机,如果撑不过去,我可能就得退学回去帮忙了。"

月光下,这个平日不可一世的富二代脸上流露出罕见的脆弱。陈挺第一次感到,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重担。

"如果需要帮忙...虽然我可能帮不上什么。"陈挺笨拙地表达支持。

张子豪拍拍他的肩:"你已经帮了很多。对了,"他从钱包里抽出一张名片,"我爸公司的法律顾问,听说你在找实习,可以去试试。"

回到宿舍,陈挺轻手轻脚地洗漱,却发现周明还醒着,手机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

"还没睡?"陈挺小声问。

周明把手机递过来:"林小柔发信息问我你回宿舍没,说打你电话没人接。"

陈挺这才想起手机没电了。他借周明的充电器插上,开机后果然看到几条林小柔的未读信息,最后一条是十分钟前:"如果回来了给我发个消息,担心你。"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陈挺胸口发烫。他回复道:"回来了,抱歉让你担心。谢谢今天的关心和食物。"

几乎是立刻,对话框上方显示"对方正在输入...",然后跳出一条回复:"安全就好,晚安。明天图书馆见?"

陈挺盯着这条消息看了很久,最终只回了一个"好"字。他躺在床上,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但心里却有什么东西在悄悄生长。

接下来的日子像按了快进键。陈挺在学业、兼职和辩论社之间疲于奔命,每天睡眠不足五小时。唯一让他期待的是图书馆与林小柔共同学习的时光。她总是不声不响地帮他整理资料,在他打瞌睡时递上一杯咖啡,偶尔还会带来家里做的点心。

一个周五的深夜,图书馆即将闭馆,陈挺还在赶一份法律文书。林小柔坐在对面,安静地看书。当管理员开始清场时,陈挺才发现她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睫毛在灯光下投下细小的阴影。

他犹豫片刻,轻轻脱下外套披在她肩上。林小柔动了动,但没有醒来。陈挺注视着她熟睡的侧脸,心跳加速。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闭馆了!"管理员的喊声惊醒了林小柔。她迷糊地睁开眼,发现肩上的外套,顿时清醒过来。

"我...你睡着了..."陈挺语无伦次地解释。

林小柔把外套还给他,指尖不经意地相触,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回宿舍的路上,他们比平时更加沉默,但这份沉默不再令人尴尬。

期中考试周,陈挺终于体会到体力的极限。连续三天只睡两小时,第四天早晨他在民法考场上一阵眩晕,差点栽倒在桌上。交卷后,他直奔洗手间干呕,额头上全是冷汗。

在洗手台前,经济系的赵子晴递来一张纸巾:“哥们,脸色跟鬼一样。”陈挺含糊道谢。赵子晴压低声音:“我表哥开快递站招夜班分拣,一晚上两百,要不要试试?”陈挺摇头:“已经没时间睡觉了。”赵子晴叹气:“你们法学院的真是拼命。”

"你这样下去会垮的。"周明在宿舍楼下堵住他,强硬地夺过他的书包,"今天哪也不准去,给我好好睡觉。"

陈挺想反驳,但身体已经不听使唤。他倒在床上,瞬间陷入昏睡。醒来时已是黄昏,桌上放着一份还温热的盒饭和一张纸条:"帮你请了假,咖啡厅那边也说了。好好休息。——周明"

枕头旁手机闪烁,是林小柔的信息:"听说你累倒了?需要什么药或食物吗?"紧接着是张子豪的:"铁人也会倒下?明天带你去个好地方放松一下。"

陈挺捧着手机,第一次感到自己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并不孤单。

周末,张子豪果然开着他那辆奔驰来了,不由分说把陈挺拉上车。"带你去个地方,保证让你忘记所有烦恼。"

车子最终停在一家高档温泉会所前。陈挺站在金碧辉煌的大堂里,浑身不自在:"这里太贵了,我们还是..."

"闭嘴,今天我请客。"张子豪推着他往里走,"就当是...谢谢你之前帮我补习法律。"

温泉热气氤氲,陈挺紧绷多时的肌肉终于放松下来。张子豪靠在池边,突然说:"我爸公司的危机暂时解除了,多亏了你介绍的那个律师。"

"我没做什么..."

"你做了很多。"张子豪难得认真,"不只是这个。你知道吗,认识你之前,我觉得所有穷人都要么可怜兮兮要么仇富。但你...不一样。"

陈挺不知如何回应这样的评价。两人沉默地泡在热水中,蒸汽模糊了视线。

回校后的周一,李教授在课后叫住了陈挺:"考虑得怎么样?关于学术沙龙的事。"

陈挺这才想起自己完全忘了回复。他结结巴巴地道歉,李教授摆摆手:"明天晚上七点,我办公室。有个北京来的律所合伙人,对你那篇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论文很感兴趣。"

这个机会来得突然又及时。北京顶尖律所的实习机会,意味着毕业后可能直接获得工作,对陈挺这样的寒门学子简直是天降甘霖。但兴奋过后,现实问题浮上心头:父亲还在康复期,家里需要他毕业后尽快工作赚钱...

晚上,陈挺坐在宿舍楼顶,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手机屏幕上是与母亲的通话界面,他犹豫了很久,最终没有拨出。转而打开笔记本,开始给父亲写信——这是他与家里沟通的主要方式,既能报平安,又不会让父母听出他的疲惫。

"爸,最近一切都好。期中考试结束了,成绩应该不错。李教授邀请我参加一个学术沙龙,可能有去北京实习的机会..."

写到这里,他停下笔。北京意味着更高的平台,但也意味着远离需要照顾的父母。家乡小城的律所收入微薄,但能常回家看看。

"怎么了?写情书呢?"张子豪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吓得陈挺赶紧合上笔记本。

"没什么,就...给家里写信。"

张子豪在他身边坐下,罕见地没有调侃:"北京的事在犹豫?"

陈挺惊讶地看着他。

"李教授也跟我提过,"张子豪耸耸肩,"他知道我们关系不错,想让我劝你别错过这个机会。"

陈挺苦笑:"你觉得我该去吗?"

"如果是我,当然去。"张子豪点燃一支烟,"但你...情况不同。"他吐出一个烟圈,"有时候我真不懂你,陈挺。明明那么优秀,却总是把自己困在责任里。"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一样随心所欲。"话一出口陈挺就后悔了,这太刻薄。

但张子豪没有生气,反而笑了:"你说得对。所以我们都在羡慕对方。"他掐灭烟头,"不管你做什么决定,至少把沙龙参加了,好吗?"

陈挺点点头。夜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也吹散了心头的迷雾。无论如何,明天先面对李教授和那位律所合伙人吧。至于选择...或许答案会在过程中自然浮现。

他重新打开笔记本,继续写道:"不管未来如何,我都会努力成为你们的骄傲。请爸爸好好养病,不要担心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