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最忠实的垃圾分类践行者下岗了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

我国最早的、最忠实的垃圾分类践行者是---拾荒人

他们大多数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以男性为主,不怕脏、不怕累,骑车三轮车,走街串巷,翻捡垃圾桶/箱,

然后分门别类---塑料制品、玻璃制品、板箱制品等等---打包,运到回收站,赚取几块钱,顶多十几块钱的收入。

钱不多,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稳定的收入,也是他们能够偶尔吃顿肉的保障。

十几年、几十年来,不论节假日还是周末,他们锲而不舍。

最近他们下岗了,失业了,几块钱也挣不到了

怎么了?

这样的垃圾分类小房子遍布各个小区,存在大约已经一年多了,但只是矗立着,垃圾桶还是在老地方,拾荒人还是忠实旅行者职责,翻捡-分类……

最近,垃圾桶乔迁新居,搬进了了小屋,因为天冷了吗?它们怕冷吗?

垃圾桶搬进小屋,关闭屋门,开扇小窗,拾荒人无法进入!

扔垃圾者通过窗口,一般开两个窗口,随意扔进任何一个垃圾桶,并不需要分类;然后,垃圾转运车来了,不分青红皂白,不分男女老幼,霹雳咔嚓,倒进车厢,所有垃圾,一律平等,同乘一个车厢,蹦蹦跳跳的奔向垃圾场。

然后,我们实现了垃圾分类了

但,真正的垃圾分类践行者下岗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