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假期你为什么能做大量的事

原文标题《随笔78:一个小长假,你为何能做那么多事情?》 @秋叶 老师所写,发布于微信公众号PPT100。自己摘录一些精华内容和读后感。

1、专注

对我而言,长假和工作时间是完全不同的时间,长假的时间我可以专注于有价值的核心工作,不去思考其它杂事。

 ▎锈才感悟

有时候忙来忙去,晚上回想起来这一整天都干了着什么?自己会发现,忙来忙去自己一整天都不知道干了些什么!虽然忙,但是都是些杂事,通过做这些事自己并未得到提高,更没有从中收获正面的反馈。

我想这就是有价值和无价值的区别吧。

有价值的事情可以让自己增值,杂事并不能让自己增值(可能是消耗能量发生贬值,也可能是停留在原地踏步)。

2、轮换

即便是三天的长假,也没有说一定只能苦逼的做一件工作,这样反而会导致人的状态下降。

所以假期的时间我也会认真做一下计划,第一天完成多少工作量就可以安排休息一下,第二天完成多少工作量也可以休息一下,绝不是把一件事情做十几个小时。

另外对大脑而言,休息并不只有睡觉一种付费,而是轮流使用大脑不同的部位,刺激不同的区域,也可以起到休息的作用。

 ▎锈才感悟

每做一件事,有消耗能量也有获取能量。

以前给我上过课的一位英语老师,他讲到从早六点开始讲,一直讲到晚上十点,这一天中休息时间也特别少,算算也只有课间十五分钟,还有中午吃饭一小时,其他时间都在讲台上讲课。

常年如一日,为什么能做到?

我想这可能和我看书这件事有点类似,尽管是看书,有的人越来越烦躁,有的人越看越投入。烦躁的人并没有从书中获取能量反而一直在消耗能量,而那些投入的人我想已经从中源源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量。

秋叶老师也提到,不把一件事做10几个小时,什么时候改换脑?做一件事已经不能从中获取新能量时就应该换一件事去做了。

去做别的事,任务完不成怎么办?所以需要自己能够精准地预测评估好自己的精力并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怎么能做到?做完的事认真总结反思。

反思哪些内容?说说自己暂时想到的几点:按时间线把一件事经历的过程全部写不出来,分析哪里效率高哪里效率低,被卡住的地方为什么被卡住,记下问题下次避免。

3、积累

即便是知道上面两点,很多人长假学习或者充电计划还是落空。

我觉得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很多人并没有有意识训练自己在一个相对短时间内高效完成某种工作的练习。

比如说我,能够完成6万字书稿修改,这种修改还不是小修小改检查笔误,至少完全重写了2万字,这背后需要哪些能力呢?

1)快速阅读的能力,读得快还读得准

2)快速写作的能力,我一个小时全神贯注写作,有状态的时候是5000字,没有状态是3000字。

3)快速联想的能力,在写作时经常需要找更好案例,我做过大量发散性思维训练,所以我很容易快速找到我要的资料。

4)快速搜索的能力,联想是开始,找到才是关键,我觉得单就搜商而言,我是普通人战斗力的十倍甚至一百倍。

正是有这些能力的积累,所以我才能在长假爆发出生产力。

很多人长假逼自己坐在桌前,却忽视了平时就应该有意识通过一些小工作积累软能力,这样才能让自己大块的时间有产出。否则到了想逼自己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做不出来了,这种挫败感让人很不好受,于是干脆选择了放弃。

 ▎锈才感悟

这才是最令人可怕的地方。积累在一切技巧面前都变得毫无说服力。

看别人的写的经验总结,对于自己学习过后但还是做不到。技巧可以习得,但是个人的积累谁也帮不了自己。

如何积累?先判断哪些事是可以积累的。在这条路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知识体系是怎么一回事? 我想这么解释,今天我学到一个“新知识”“新方法”,然后我兴冲冲地跑去实践,以为这样就可以解...
    闲庭静晚阅读 360评论 0 0
  • 作为我看过的第二部核爆后生存的电影,老实说他完全按着我所想而进行着。如果说荒岛余生告诉我们面临困难时要不惧困难坚持...
    15金阅读 388评论 0 1
  • 我近期最想实现的一个愿望是:儿子德智体全面发展,成长为一个健康帅气、自信勇敢、慷慨有爱、学业优秀的阳光男孩!怀着愉...
    以娟阅读 150评论 0 1
  • su切换用户 命令su语法:su [-] username加“-”的作用是,加上后切换,shell会初始化当前用户...
    艾特梁老师阅读 2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