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想法”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文/图  木鱼

在朋友眼里,我是个“不安分”的人。一旦有时间,必定会走出去。

总有朋友问我为什么那么喜欢旅行,以前答不上来,会开玩笑的说:就是想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去别人活腻的地方看看。

随着成长,慢慢的有了很多思考。也因为去的地方多了,在路上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在路上”而已了。


我在厦门鼓浪屿

1 未知的远方

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为什么在路上,是为了去那个未知的远方。

我出生成长的地方没有海,我到20岁还没见过真正的大海。对未知的好奇,对大海的向往,对远方的期待,这是驱使我出发的原动力。

在厦门,第一次看到大海。

冬天里,茫茫一片。虽然时不时的下着雨,还是阻挡不了在海边奔跑的我。

再一次见到大海,是夏天里的样子。湛蓝的海水深不可测,投身一阵浪潮里,海水那么咸,能感知到的是海强大的力量。

我的认知世界里对于大海再不是一片空白,将远方当做前方,我把未知变成了已知。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我在泰国芭提雅

2 生活在别处

还记得当年步履不停那个曾掀起巨浪的旅行文案吗?

你写PPT时

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你看报表时

白马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你挤进地铁时

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

你在回忆中吵架时

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在火堆旁

……

我在色达

出生、成长、学习、工作,我眼里的生活只是眼前所看到的。我曾傻傻的以为眼前就是生活的全部,而世界就是我看到的这样而已。

为什么在路上,是想要体验生活在别处的不一样。

就像韩寒说的那样,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我在雅丹魔鬼城

旅行,让我的人生多了很多种可能性。旅途经历学到的远比书本里丰富得多。

我可以着眼现在加班写报表,也可以在任何一个明天坐在大理洱海边发呆。我可以囿于昼夜、厨房和爱,也可以跨越山和大海。我可以认得家乡的每一个地方,也可以踏遍他乡的每一寸土壤。

探寻别处的生活,才发现可以这样的多姿多彩。

生活在别处,就好像多活了好几生。

我在大理洱海

3 认识自己

去吧!去行动!

从小到大我都在做着一个梦,一个关于逃离的梦。

我想逃离孤独的家,逃离熟悉的学校,逃离忙碌的工作。为此,我一遍遍的做着规划,策划好我出逃的每一步,会经过的每一个商铺,要停留的每一个地方。改了好几遍的线路方案,精确到几时几分的行程单。当然,还有仪式感十足的目的地。

终于有一天,我行动了,按照逃离路线我做到了。然后,我发现,我爱上了在路上活力十足,又策划力行动力好奇心爆棚的自己。

生活里,我不过是个普通又不爱交流的人。当我跨出第一步,开始一个人去远方寻找答案后,我才认清自己。

我比自己想像中的要勇敢强大得多。

我在老挝琅勃拉邦湄公河

为什么在路上,不走出去你永远不知道你的极限在哪里。

在旅行中发现并认识真实的自己。

从第一次离开小城去看外面的世界到如今,9年了。这期间,舍不得错过每一个假期,不放过每一个走出去的机会。基本是自由行,因为喜欢自己策划线路,这也锻炼了自己的策划执行力。

当把所有想去的目的地串连起来做成一个完整的计划时,那种满足比饱餐一顿有意义多了。在路上遇到的一切都像是一种生命礼物,在不断刷新认知的同时让我变得厚重。

我在莫斯卡

如果非要说旅行是为了什么?那就是为了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对自己的不断挑战。

在路上,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