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总有一些坚持值得留恋

工作方面

经历一次意外,收获多次机会和挑战;面对多次拷问和选择,收获重拾初心;进行多次反思,收获找到想要的和能坚持的一些事情。

当然,用社会人的眼光去度量,落差在所难免。

生活方面

工作地点离住处近,工作以外的时间,可以几乎与网络隔离,真的是人之极大幸事。

终于再次有闲情留意路边一草一木一花的生命;终于开始学习一门乐器,反复练习一首乐曲;终于不急不徐地边听些东西边给自己做好两餐饭;终于有时间慢慢还上一些“书债”……甚至终于有一次次想要写点什么的冲动。

忽然才想起,生活原来还有这样的一种方式存在。

昨日雨后晴空

情思方面

和同龄的人交流,彼此感慨这个年纪不可避免的“中年危机”。

有时候会想:

如果我不怕生活忽然变得很糟糕,在糟糕中有勇气爬起来,不断挣扎。是不是就不用怕自己没有“远虑”?

如果我相信只要肯努力和坚持,总有一些事情,在岁月里会留痕。是不是就没那么容易害怕失去?

如果我承认自己有些事,无论如何也无能为力,那些有能力的事也不能操之过急。一寸一点地积累,是不是不需要考虑“方向”的问题?

越来越多人和我提起方向的重要性,我却越来越相信人生的不确定性。我如水滴,洪流袭来,哪由得我惊涛骇浪,跃过千帆呢?当然,我还是相信水滴石穿的道理,只不过估计滴穿的是我自己心中的顽石而已。

意识到渺小比意识到伟大,更容易放开自己。


上班偶遇的颤巍中相携前行

焦虑方面

那些在顺境中小心翼翼藏着的缺陷,在自觉逆境的时候,被自己无限放大。

从小到大过分要强的自尊心,让自己一度不知如何开口去询问一件小事情,仿佛一张口自己就后悔变成了“傻子”和“透明人”;也让自己回家对着所有人发脾气,责怪他们没有更好地照顾我的情绪、我的安排、我的掌控欲;最要命的是我忽然觉得自己除了做公司的一颗螺丝钉,我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可能性。


忽明忽暗

在焦虑不安中,不断做着加法和减法。

想过换一种职业,做一次切断过去、拥抱全新的加法。最后在已婚未育的现实面前,觉得有舍才能有得。

告诉自己:生活是求平均,短时间重心不同而已。

但其实焦虑还是来自“多么希望能进一步绝不退一步”的渴望。

慢慢地,强身健体,愉悦自己,放空脑袋跟心情。

取关了一批让人焦虑的公众号自媒体。朋友圈“人设”改为积极的自我暗示和摄影。一直没舍得花钱买的书、衣服、玩具,买买买了一些。

睡不着,所幸爬起来看书、练字、散步、学英语、听音乐、看美剧……让时间在越来越多“无用的事”上浪费掉,毫无愧疚心。

最感激地是偶尔骚扰了很多朋友,大家都很耐心安慰或是聆听。

最庆幸地是重新开始痴迷一个人,建立一段又一段的交集。梁文道先生。

最决绝地是决定进一步发展童心,把读绘本这件事坚定不移地列上日程。

嗯,总之,无论外面晴雨,我是觉得自己在2018做了一个长长的噩梦,2019,终于一点点雨过天晴。

最后,还是要官方实名感谢:

那个时常提醒我珍惜已拥有的你。

那个不断进步、比我更自律的妈咪。

那个身在远方却融在我思想里的父亲。

还有那些……

那些好多明着、暗着关心和爱护我的朋友和家人。

只有岁月,在来来去去中,才让人更懂得了珍惜。


很想去游泳,至今不会换气

潜泳的笨拙和占着泳道不怕被嫌弃,真心觉得特别像每一刻最真实的自己。

世纪公园的水

经过粉饰的一潭静水,竟然还是有涟漪?终归大抵是因为一直乐水,所以还是能拍出来看上去没味道的有味道。

老套的“狗粮”

其实生活的仪式感就是这些老套。

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大海》的曼妙

看那潮来潮去,徒劳无功想把每朵浪花记起……

路,不知何处来,不知何处去

只要回他老家时间一长,我们都会爬到这段铁轨上去走一走。然后聊小时候的回忆,聊看过的铁路电影,聊万一来一趟火车时生命的无常可能性……一直走出很远,几乎看不见家的方向,然后假装不知道归家的路,因为周围全是相似的纵横阡陌、乡野水塘。然后回时的路,比起来时的路,那么务实,开始细数走过多少枕木,留意人为留下的痕迹,感慨养路工人给螺丝钉上油的重要性和艰辛。

曾经爱过的人


怀旧经典,老去的岁月


一次奔波后,朋友处的“港湾”


有个地方,它不远,你步行,就带我去看了最美的夕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