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节回到家时,听说亲戚们约了大年初三见面聚餐,我赶紧买了初二的票逃回了北京,避免了一大场尴尬,并立下誓言,2017年春节时要是还单身,就不回家。就在2016年12月的时候,还计划着春节前先回趟家,看下父母,春节时,和小伙伴们组团去东南亚旅行。
但春节前伙伴们各自的行程都有改变,组团去东南亚的计划也就泡汤了。
因为工作原因,1月21日去了绍兴,当时盘算着,去完绍兴,再去杭州或者普陀山之类的玩一下,到27号回家过除夕。习惯了北方的暖气,冬天的江南实在难忍,每年都踏着点回家,再加上今年常在外云游,心更难收回。
但之后,绍兴的行程24号才结束,离除夕也没几天了,想了想还是回家得了,这约摸是最近几年春节回家最早的一次。
从2007年考上研究生,离家已有十年,2016年,接下第一个项目,开始自己创业。在2015年的时候抽过一次@李洋画画的塔罗牌,牌面是精灵、史诗、重生,这确就是我的十年。2016年可以说是“自我”、内心触底的一年,9月的时候,好友自尽离世,虽然我没有“死亡”,但我们共同经历了“死亡”,我的某层“自我”随她也离去、在瓦解,10月底,我被某种力量推着为她在我们皈依的法源寺做了法事。这场法事送走她,也送走某层的“我”,或者说我的某些“业力”。因缘际会,11月底时,我参加了南禅寺的十日内观禅修,1月份参加了龙泉寺的五日禅修。两次禅修开始了“我”的“重生”之旅。
“重生”起于对“家”的深层理解以及内心与“家”的和解。
这次回家,对父母、对家族有了新的觉知,所谓“缘起性空”,更清晰的认知到“自我”与家族的关系。父母双方是两种不同,甚至是相反、相冲,但又可以互补的能量形态,父母之间所有的冲突都来自于不同能量态的冲撞,我混杂了这两种冲突的能量,同时还继承了家族的业力和念想。我曾经以为“我”就是“我”,“家”是那么遥远和渺小,但现在,甚至意识到我交往过的男生,都具有家族模式,甚至可能是遇见了家族的轮回。
不再回避、逃避“家”,坦然面对“家”,面对“自我”。修习放下“自我”后,这次春节是跟家人最和谐的一年。
临走时,想抱一下母亲,最终还是没好意思,但在电话里跟母亲说了“生日快乐”,这是我第一次祝母亲“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