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略事

因下乡扶贫之故,前几日与同事梅子姐结伴来到了扶贫村。从县城出发,沿着美丽的昕水河一路西去,车行十分钟左右便来到了五鹿山脚下,五鹿山的自然风光纯净而美好,丝毫未沾染社会尘埃之气,原始丛林面积很大,丛林内老虎、豹子各色动物出没频繁,也因为未被开发而被保护的很好。山上有专供汽车行驶的车道,顺着车道蜿蜒而上,不久“五鹿山”石碑便映入眼帘。若要领略更奇妙的自然风景,按照指示牌向前走即可。不过我们目的地是克城连捷山,恰与五鹿山擦肩而过,同事说山上除了风光并无其他可供游览之处,遗憾之外总是有些不甘心。

汽车不到一个小时便来到了克城小镇,时间紧张,我们未曾歇息,加足马力直奔连捷山。这是一条宽阔的马路,路上货车汽车家用三轮车齐齐上阵,“轰隆隆”“滴滴声”不绝于耳。马路两侧野草丛生,开满了许多不知名的野花。我对花花草草的名字向来记不住,典型的知道花名不知道长啥样,见了实物吧又不知道花名,被刘先生取笑好多次。突然遇到这么多花还是让人很惊艳,若非时间紧张,定要下车挨个研究下才行。从小镇到村里约有半个小时路程,十公里左右。我们先来到村委,带上资料便准备出发。不巧的是,我的扶贫对象弓五计全家走亲访友,堪堪吃了个“闭门羹”,带来的旧衣裳只好孤零零的留在了扶贫小窝。所幸无其他要紧事,便随同梅子姐来到她的扶贫对象解秋芳家中。解大姐家在村子戏台后面。戏台建在高高的地基之上,屋顶很高,有普通民居两间房的样子,观戏台则在小路另一侧,猛地一看还以为是瞭望台。从大戏台往东走几步,便来到一处拐角处,有一簇小花正开的热烈,紫红色,粉色,白色竞相争艳,细看之下才发现是秋英。

秋英也叫波斯菊,张大人花

秋英也叫波斯菊,经波斯传到中国的,故有波斯菊之名。秋英又名张大人花。为啥叫张大人花,这里头有个典故:清朝末年(1906年),西藏那里政令不通,光绪皇帝派张荫堂为副都统,出使西藏,张大人到了西藏后,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得到朝廷和当地政府及僧俗民众的赞赏,人们亲切的称他为“张大人”。张大人爱花如命,临行前随身携带了很多秋英种子,分发给了西藏的王公大臣和寺院的主持。谁知这秋英自我繁殖能力极强,很快便开满了西藏的角角落落,纯朴的百姓不识得秋英,只知是张大人赠予的花,故名“张大人花”。

有诗为证:“蓓蕾初成,芙蕖临波。秋英染金,梅映雪香。”芙蕖又名荷花,莲花,菡萏,芙蓉。南唐中主李璟有诗云“菡萏香消翠玉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与夏天荷花的娇艳欲滴自是不能相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