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人心

有一次和商科专业的同学聊天,谈到管理学著作,他说在他6年多的高等教育里,唯独一本管理学方面的著作给他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与我们的文化、中庸思想非常相似),毕业后一直带在身边,其它都不太有兴趣。谈到管理学,自然离不开大师德鲁克,我个人没有读过他太多的著作,印象比较深的只有《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同学说他也没有觉得德鲁克有什么了不起的,更没有觉得他的思想有多少厉害?!事实上,我也是这么看的,虽然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中的大师”,但是我们好像真的没发现他之伟大,当然,这绝没有对他的不敬,也并非自己想要“标新立异“,很可能是我们都学识粗浅,看不懂吧!

毋庸置疑的是,德鲁克的思想成就了很多世界500强企业。但当它引入中国后,实际落地却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我认为这主要是文化的因素,因为西方管理思想建立在基督文化之上,在西方,95%以上的民众是基督教徒,这一点恰好为人们解决了道德问题。所以,西方的企业,不用向员工灌输敬业、诚信、有爱心等职业伦理,因为道德问题是上帝的事,不是企业的事。员工到企业以后,不需要跟他们探讨怎么做人,只需要讨论怎么把事情做好就可以。而中国恰恰缺乏这样的背景,所以离开了这个背景来谈德鲁克思想恐怕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据我了解,苏州有一家知名企业,共有3万多名员工,但是员工离职率非常高,公司每月要新招5000来人,一年就有6万新员工进入这家企业!员工流失率如此之高,想把产品做到极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这就是当前中国企业里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员工普遍心不在焉,做事魂不守舍,人的心不在,所以难出高质量产品、高品质的服务。但是每每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很多企业的第一想法却是,认为这是激励机制或者管控制度等环节出了问题。而在我看来,这是人心问题,当然也是中国式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

事实上,在中国的企业里,只讨论如何做事是绝对不够的,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需要从塑造做人文化着手。我们太多企业的企业文化谈的都是做事文化,比如高效、创新、马上行动等,这些都是教人(或者说是要求人)如何做事的,这在员工看来就会觉得它是非常功利的,有意无意的有抵触心理。如果你留意国内企业文化比较优秀的企业,会发现他们多数都是在强调如何做人,教员工做人的基本道理,懂得如何做人了,很多情况下就能把事做好。比如德胜核心文化: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所强调的就是首先是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诚实、要勤劳、要有爱心;最后“不走捷径”四个字强调做事。

所以,并不是德鲁克大师的问题,更不是西方管理思想的问题,根源在于我们的文化无法适应这些管理方式。在我看来,中国式管理的出路在于:回归到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管理上来,因为我们长期受儒道法思想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经营人心”,而实现的路径则是依靠传统文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管理的实践》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1.序言部分 整个序言分为两个版块,一个是他...
    德敏阅读 13,884评论 1 128
  • 普及机场的落日
    G阿開阅读 95评论 0 0
  • GLOW竟然把我看哭了 有点厉害 因为我也从来没想到 自己可以跟一个爆米花剧的女主经历那么相似 狗血到不能狗血 你...
    清同学R阅读 84评论 0 0
  • 亲爱的陌生人,这一刻你应该很孤独吧,一个人听着歌曲,刷着段子。而这一秒,你正好看到了我的段子,这一秒你是属于我的,...
    治愈系英文阅读 234评论 0 0
  • 不知在何时起,心灵鸡汤充斥着我们的周围。无论是空间、微博、朋友圈。似乎一切都在充满正能量。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每...
    夕风阅读 56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