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论告诉我们,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是语言的出现,让信息的广泛交流成为可能,从而极大的加速了技术的革新,降低了试错的成本。第二是想象力,让我们能够描述哪些并不存在,或者还未发生的事情,从而让我们有能力离开当下,去往过去或未来。
这两个能力毫无疑问的,不仅在过去,而且在现在依然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力。我对这两个话题都有很大的兴趣。最近在研究沟通这件事,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我并不是一个天生善谈的人。我性格偏内向,比起表达,我更爱思考;比起和其他人在一起,我更喜欢独处。但是命运所致,我从小到大都是班委,还当了多年的班长。(最近听说,这可能是因为我个子比较高的原因。)所以,沟通的能力被迫练了起来。
上大学的时候,我加入了学校辩论队,后来还是下届和下下届辩论队的指导老师。在所有的沟通形式里,辩论算是我第二喜欢的形式了。我们对所要讨论的话题和立场非常清晰,只需要设计结构和准备应对即可。显然,我不是应变型选手,但我的逻辑还可以。每次队里的立论都是我写的,辩论的时候,我总能把对方绕进自己的结构里。后来我渐渐发现,在目标清晰的对话中,我是很容易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或者能够说服对方的,但是,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沟通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明确的沟通目标。
沟通目标的设定无疑是沟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是个随性又懒惰的人,所以对于大多数事情,我是无所谓也不关心的态度。我的核心需求之一:让我一个人待会,别拿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烦我。所以一旦对话言之无物,或者与我无关,我就很容易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我想这并不是十分招人喜欢的表现。所以,我开始了另一个思路,当对方言之无物或者与我无关,而这个对话又不得不进行的时候,我会想办法让对方能说些对我有启发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提出好问题是关键)。这个目标现在成了我大多数对话的目标。
同样的,在沟通中,当对方才是沟通的主角时,比如我做咨询的时候,客户掏了钱,我肯定不能按照我的喜好来进行沟通,所以倾听在这个时候变成了更重要的技巧。听内容,听情绪,听Ta未说出口的需求。并且反馈,基本上可以解决80%的问题。
当然,当我自己表达的时候,我不仅需要逻辑,同样需要吸引人的表达技巧,比如幽默,比如联系,比如引用,比如比喻……,这就是另一项修炼了。
最后,我想说,在沟通中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情绪管理。作为拥有想象力的人类,我们拥有发达的联想系统。每个人因为生长环境的影响,都有触发自己情绪的开关。经验之谈,引发我们情绪的那些开关,往往就是我们自己无法接纳自己的部分。我害怕强烈的情绪,我不喜欢懦弱的表现,我无法忍受不公平,都是因为我希望自己不要那么敏感,希望自己能够坚强,希望不公平哪怕有一点是倾向于我自己的。这都是我的开关,同样也是我需要修炼的命门。
这是我理解的说话这件事,我绝对不是一个沟通高手,还有很多很多路要走。但是我想把我已经感受的,学习的,实践的分享给每一个人,也许,会对你有些许启发。这我就满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