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倾听沉默背后的情感和需求来理解沉默。
在对话中,有时一个人会变得沉默。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很容易臆测她在想些什么,或者对她做出评判。我们可能会感到恼火,并失去通过对方的表达来寻求解决方案的希望。与其自行揣测对方可能的处境,或者对她感到愤怒,不如尝试设身处地地理解她。也就是说,思考你认为她的感受和需求可能是什么。你可能会说:“当你沉默时,我在想你是不是感到愤怒,需要得到一些体谅。”或者:“当你沉默时,我在想你是否感到受伤,希望知道我在乎你的需求就像在乎自己的需求一样。”又或者:“你是不是担心一旦开口说话,就会说出日后会后悔的话?”如果对方确实在承受着较大的痛苦,可能不止一次的同理心交流就能解决问题。或许她也需要一些空间来理清思绪。试着同时考虑她的需求和你的需求,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方沉默时,我会感到自己的表达没有得到对方的认同和理解,或者不是对方的需求。当对方沉默时,我会感到无奈,对话无法继续。我会以沉默对应,现在努力去了解对方的需求,如果对方不愿意再继续交流,我可以先接纳,等待对方有了需求后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