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背景,差一点点就成为95后的90后,本科是国际会计专业(听上去和产品没啥沾边的),大二确立了产品经理的职业目标,然后一直朝着目标努力。大学期间创业一年、在互联网企业实习半年,挖了很多坑,也填了很多坑。目前刚毕业就职于一家互联网公司负责产品工作,是一只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了快两年的产品汪。
我对产品经理的理解:从最初的产品设计经理发展到现在的业务型产品经理
在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刚刚兴起的时候,大家更倾向于把产品经理理解为产品设计经理。通过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对用户行为的理解不断地打磨产品逻辑,交互等等用户体验相关的元素,做出一个更好用的产品。然而逐渐地,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互联网融入了各个行业,与此同时,交互框架也变得越来越完善,用户习惯已经养成,现阶段的产品经理不仅仅需要懂用户,同时也需要对自己所处的行业、所接触的领域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了解产品背后的业务逻辑、真实的商业需求,基于此设计出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第一次看到业务型产品经理是在阿里的校招上,那时候还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个词语。
产品经理作为近几年兴起的岗位,没有一套完整的职业规划路径和成长计划,每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成长的路径都不一样,每一个产品经理在还是初学者的过程中也都或多或少迷茫过或者踩过坑。但是必须要意识到的一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综合性很强,虽然没有对应的学科匹配岗位,但是它依旧要求你具备很强的专业性,理论和知识体系也是非常庞大的。尤其是对于刚入行的产品经理来说,可能接收到的信息量更是可以用爆炸来形容,也许会遇到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或者是找不到方向的情况。
因此,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停下你的脚步,先理清自己的思路,如何通过快速学习、有选择性的学习、以及知识管理的能力来帮助你更加有效的获取知识和整理知识并转化为自己有效的思考和产出。
产品经理不能停下来的事情:思考,思考,思考,思考!
第一个思考:获得思考
通过从一些书籍、论坛或者网络社区去了解看看前辈对产品、市场、行业、社会的不同的理解,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思考角度以及成为灵感的来源。
1)像《结网》、《启示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基本书都可以说是产品经理的教科书,全面的讲解了产品经理的知识体系,很值得产品新人细细品读。
2)知乎、掘金、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互联网的一些事这些互联网社区有很多大神的存在,提供了很多优质内容,可以作为日常阅读的主要渠道。
互联网上的知识社区和阅读平台数不胜数,但是真正能够产生价值的平台还是占少数,因此对于从互联网获取知识的渠道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第二个思考:产出思考
单纯的接收别人的想法是不够的,培养自己思考的习惯对产品经理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选择一款多终端适配的笔记App,例如Evernote,方便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借助一些新闻类App、微博等互联网渠道关注身边的用户习惯、社会热点、商业行为,试着去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分析和总结,将自己成熟或者不成熟的小思考都记录在笔记本内(有想法就记录下来,想法的正确与否不是首要考虑因素)。然后,定期回头看看自己的笔记,并对其重新进行思考,看看能否有一些新的产出。
关于产出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对于一些观点的个人见解
2)对一篇文章或者是一些思考的再总结
3)行业或产品的分析报告
4)一些新的想法
5)在实践过程中的感悟
第三个思考:思考碰撞
想要深耕一个行业,可以去有意识地建立一些人脉关系。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结交一些和自己职业目标一致,有相同兴趣方向的朋友,不限于产品、市场、运营、设计、开发等,和他们一起聊聊思考,聊聊想法,思考的碰撞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其次,通过不断地接触和挖掘产品社群,无论是QQ群、微信群等线上社群,或者是其它形式的线下社群,通过观察和学习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社群。然后,积极参与群内的讨论。在这里,你可以将你平常的思考和疑问提出来,获取其他朋友看问题的不同角度,或许也可以收获到一些一拍即合的新朋友。
第四个思考:实践中思考
自己动手设计产品、和朋友一起做项目、实习等等都是很好的实践手段。相比于浮在空中的理论体系,实践的结果会更加的接地气,让你真正的明白产品工作的本质,行业的本质,甚至是商业的本质。通过不断地思考能够很好帮助你建立自己的产品理论体系,如果能自己动手或参与实践,会让你的产品理论体系变得更加牢固和完善。
One More Thing:同理心——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
“同理心”是我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在不断感悟的一个词,即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产品,这也是产品新人最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思考的站位从“如果我是用户”转变为“用户是”,从单纯的功能设计过程中跳出来,和真实的用户接触,理解用户真实的需求。
和用户直接沟通,研究竞品的迭代路径,或者是观察用户数据,都是很好的挖掘用户需求的方法,能够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用户行为和验证自己的思考。
无论是产品经理还是其它职业,养成规律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尝试利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对自己的笔记进行分类或者添加标签,方便管理和查找。需要提醒的一点是,以上涉及的都是方法论,对于不同的个体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调整,构建属于你自己的产品理论体系。
Allen(公众号:passertalk),一只入坑快两年的互联网产品经理。
本文原创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