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29)为师之道

今晨学习《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道” 永远是顺其自然的,却又好像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若能遵循道的原则,无为而治,天下万物就会按自身规律正常发展。当万物自然生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用道的真朴去整治它。用道的真朴来征服它,就不会再起贪欲之心了。没有贪欲自然会清静无为,天下万物将自然而然走向稳定、安宁。)

这一章,老子强调了“道”  “无为而无不为” 的特性。老子在《道德经》里反反复复提“道”,且描述得更多的是自然万物之道。这“道”看似飘渺遥远,其实我们却是日用而不知,“道”是看不见却最本质的存在。因此,我们为人做事要经常去思考做这事的“道”在哪儿,将“道”真实地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社会学家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处理好这些关系,是我们一生的课题。怎么处理这些关系,那就要遵循“道”。作为老师,师生关系是我们要处理的关系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项。那么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是什么?于永正老师在《我的为师之道——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书中旗帜鲜明地说道——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具体做法,于老师给出这样的答案:

1.以爱育爱,尊重学生,用爱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扎根课堂,锤炼教学艺术将课堂作为教师的主阵地。

3.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身教重于言传” 的教育真谛。

4.持续学习,追求专业成长,以便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

5.重视习惯培养,奠基学生未来,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塑造优秀品格,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于老师提到的这些方面,无不遵循着教师自我成长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材的规律,在好的关系中,好的教育悄然发生,不也应了老子“无为无不为”的道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