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忆的深处,总有一些独特的味道,萦绕不去,妈妈做的臭豆糁便是其中之一。
小时候,每次妈妈开始做臭豆糁,整个院子都弥漫着一股奇特的气味,那味道,像极了许久没洗的臭脚丫,直叫人捂住鼻子。我总是皱着眉头,满脸嫌弃地问妈妈:“这么臭,真的能吃吗?”妈妈却总是笑着回答:“等做好了你就知道有多香啦!”
制作臭豆糁的过程并不简单。妈妈先是精心挑选饱满的黄豆,将它们泡发,然后煮熟。接下来便是关键的发酵环节,把煮好的黄豆用干净的布包裹起来,放在温暖的角落里。过了几天,打开布,黄豆上布满了一层白白的、毛茸茸的霉菌,凑近一闻,那股臭味更浓了。妈妈却像得到了宝贝似的,小心地把这些发酵好的黄豆放进筐子里,加入盐、花椒、生姜等调料,再倒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让每一颗黄豆都裹满调料。
又过了两天,妈妈把臭豆糁都团成了圆圆的豆糁蛋,放在太阳下凉晒。我百思不得其解,就问妈妈为什么要弄成圆蛋蛋再凉晒,妈妈说,一时吃不完,方便存放。
终于等到吃臭豆糁了,这时的臭豆糁颜色已经变得有些发暗。妈妈把臭豆糁和鸡蛋一起倒入锅中,随着锅铲的翻炒,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原本刺鼻的臭味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诱人的香气。不一会儿,一盘臭豆糁炒鸡蛋就端上了桌。金黄色的鸡蛋裹着褐色的豆糁,色泽诱人。我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筷子放进嘴里,软糯的豆糁和嫩滑的鸡蛋完美融合,咸香可口,味道醇厚,让人回味无穷。我忍不住大口吃起来,一边吃一边对妈妈竖起大拇指:“太好吃啦!”妈妈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如今,妈妈已经离开我们多年,虽然也能在超市里买到各种各样的酱料,但再也没有吃到过像妈妈做的臭豆糁那样独特的味道。那股曾经让我嫌弃的臭味,如今却成了我最怀念的家乡味道,承载着妈妈对我的关爱和童年的美好回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