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什么?

未来世界,智能机器人会代替现在人工的大部分工作。将来人们如果想工作,不但没有工资收入,反而需要交工作体验费,就像现在的儿童职业体验馆。

现在物流分拣机器人已经代替原来日行七万步的分拣员,准确无误还没有怨言。海底、煤矿、隧道等人类无法适应的危险环境下,智能机器人更有优势。

那么,我们现在做什么准备,才能避免未来没有工作,或者不用交钱工作呢?哪些是机器永远代替不了的人类独有的能力呢?目前,大部分人预计的是与“创造力、美、情感”相关的领域,当然也有人预言,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这些领域也会被机器人取代。但至少会被取代的缓慢一些而已。

那我们必须在商业、金融、法律、科技的现代热门话题之外,关注“为什么,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什么是美?”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美,首先是一种“创造力”。很多艺术创造,是人类生存的过程中,通过“手”  ,把一种“材料”,表达出“观念和思维”。对传统文化怀旧,怀念的正是“创造力”。

美,是“少”。美不是“多”,是你懂得“选择”,“少”更容易协调统一。例如,江南美,美在“白墙黑瓦”。不同的材质不同的色彩,对美就是考验。

美,是“慢”。传统文化和产业,有着缓慢的发展,环境和材料都是慢慢融合在一起的。在稳定与厚实的感觉中,在情感流动中,美自然产生。

美,是“无目的的快乐”。我们寻常的很多快乐都是功利性和目的性有关,而听一首音乐,欣赏一朵花,这种喜悦往往没有功利性。美在现实功利层面也许没有太大意义,但它是生命力的征兆,是人们面对生活遗憾和痛苦时的解药。

美,是“不忍”。最美的花朵绽放时就离凋零不远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成长有不忍,她知道孩子成长要经历磨砺,同样孩子对父母年老必须经历的苦痛别离也都是不忍。生命最本质的现象,都是同时包含了“喜悦”,也包含了“悲伤”。美不可旁观,一定是涉入其中,才有感动。

归根到底,你观察到的“美”的外物,都是和你生命相关的。美是主观的个体生命与客观的事物之间的复杂对话。

美像沙漠里的暗流一样,潜藏在每一个人心里。


35/100,蒋勋先生《美,看不见的竞争力》阅读笔记之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马克思认为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认为美是“外观的幻觉”和“生命力的丰盈在对象上的投射”。按...
    文可清心也阅读 9,541评论 4 7
  • 美是什么?美在我看来是一种既具体,又抽象的东西。具体是指美来自于实体,美首先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抽象是指实体所产生...
    蓝矿阅读 4,383评论 0 4
  • 美就是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
    光的使者shuhan阅读 6,551评论 0 1
  • 美是什么?这是人生最基本的问题之一,而不是什么浅薄的问题,所以不要轻视它。我们要去了解什么是美。 什么是美?清洁、...
    狩望轮回阅读 3,321评论 1 5
  • 或许有一天,我不在; 请不要悲伤, 偶尔抬头最柔软的云, 是我。 或许有一天,我不在; 请不要悲伤, 偶尔望见最轻...
    离幽思无邪阅读 1,02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