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发展(一)

(一)皮亚杰发展阶段理论

#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研究人类的认识。包括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因素与结构。

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1内外因相互作用。

2个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真正原因。

分同化和顺应,是一个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即适应的过程,即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2发展的因素与结构

1因素

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

2结构

#结构主义与结构问题。

(1)图式

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动作在类似环境中不断重复得到了迁移和概括。

最初来自遗传,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低级的图式通过同化顺应平衡,结构出新图式。

(2)同化和顺应

同化: 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图式里。

顺应: 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二者是适应的两种形式,相互对立且彼此联系。同化是数量变化,无改变创新;顺应是质量变化,会调整或创立新图式。

(3)平衡

#既是发展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

指 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 两种机能的平衡。

不断平衡的发展过程,就是整个心理发展过程。

#思维结构的整体性、转换性、自调性。

整体性: 结构内部的融贯性。

转换性: 结构并不静止,有内在规律的控制。

自调性: 平衡的调节作用。

3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通过感知运动与外界相互作用。智力进步体现在 反射行为向信号功能的过渡。

2前运算阶段(2-7岁)

思维出现符号性特点,可以通过言语和表象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

但 其思维仍然是直觉性,非逻辑性,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可以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思维的自我中心化。

但 儿童思维活动局限于具体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4形式运算阶段(12-16岁)

总体思维特点: 可以提出和检验假设,可监控和内省思维活动。思维有抽象性,可设想诸多内容,可与自身经验无关。

4皮亚杰理论概括:

1心理发展,是内在结构连续地组织与再组织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阶段性。

2各阶段有各自的独特结构,标志着一定年龄特征。阶段可提前或者推迟,但次序不变。

3各阶段出现有一定次序,且有一定的交叉。上个阶段是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但前后两阶段有质的差异。

4同一阶段内,各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平衡。不同方面的表现能力和谐。

#总结

皮亚杰研究集中在儿童的智力发展,理论特色有:

第一,提出一套完整、有辩证思维的理论,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理论。

第二,描述个体出生到青年初期的智力发展路线。

第三,首次 将数理逻辑刻画儿童的思维发展。

第四,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

5教学启示

1教学适应学生认知结构。

提供略高于现有思维水平的教学,使其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平衡,发展已有图式建立新图式。

2保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提供探索机会和社会互动的机会。利用学生生活经验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

3尊重个体差异。

确定学生的不同认知发展水平,保证教学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匹配。

#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表现 达到该目的。

4理论是活动教学法和认知冲突法的理论基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谢 中国心宇心理网 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基础理论学科。 2、心...
    暖阳_1332阅读 10,639评论 0 6
  • 在我们看来,所谓的心理学研究就是在实验室里,不停的问实验对象一些奇怪的问题。那些实验对象一般都是在大街上随便找来的...
    地平线上的背影阅读 4,402评论 1 1
  • 语言与精神分析 四川大学哲学系 霍大同 第一讲 1999年3月1日 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题目,我准备讲的课的题目是“...
    团的花园阅读 10,847评论 0 19
  • “梦啊,梦的结束不一定是结束,开始也不一定只是开始” 荒焱坠入了深渊,在坠落的过程中,他微微睁开双眼,想要用手去抓...
    荡秋千的猫阅读 2,532评论 0 0
  • 中医自近代以来就一直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中医是科学?是哲学?是玄学?还是只属于应该放进博物馆供后人瞻仰的传统文...
    圆圆猫阅读 4,039评论 1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