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原名《群体心理学》,中文版大多将其译为前者,因为书名吸引眼球,所以小翠姐送给我当天我就打开看了。

           书的封面画了一个破折号解释了一下这是一本群体心理学研究。在勒庞之前,我们往往都把发生历史的大事件联系到英雄和领袖,但在现在科技发明、工业进步、信息发达的背景下,群体精神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政治生活的主要力量。

          所以,首先,他强调到:“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在之前的时代里,民众的声音不受重视,到了那个年代,民主、大众传媒等的出现,让民众从各个阶层进入政治生活。

        然后开始分析这个群体—

         从群体的一般特征开始,群体自觉地个性消失,形成一种集体心理:无意识、低智力等。形成集体的个人会感觉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使他敢于发泄出自本能的欲望。然后这种心理还会在群体间互相传染和扩大。

         再者,群体喜欢幻觉而不喜欢真理,他们推断能力差,根本就不可能理解系统的逻辑推理,缺乏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所以只拥有简单而极端的感情,“全盘接受或一概拒绝被暗示给他们的意见、主张和信仰”,他们对自己的力量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因此显得既专横又偏狭,不能容忍矛盾和争论,而偏狭和盲从必然伴随着宗教感情,使他们臣服于强大的专制,崇拜心中的偶像,害怕强权者身上所谓的力量。

       同样,群体和民主也没有必然关系,他们缺乏主见,所以需要领袖,也本能的走向某个有主见的强权人物,这样就很容易导致集权制,造成领袖独裁。

       所以,作者笔下的群体很负面,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常常被利用,又很暴力,很危险且极具破坏性,甚至常常犯罪,历史上的灾难总是在群体的参与下完成的。

      这本书我还没看完,但作者全程斩钉截铁的结论性话语,读起来有一种偏激直男癌的尴尬,文中甚至没有一个真正能够共鸣的例子。

        但确实也打开了我对群体心理的思考,在集体的光环下,人性得到了提升,但“多数人永远正确”,也确实是一个天大的误解,“众意”给了我们生存的意义,也给了我们荒诞,给了我们激情,也给了我们愚蠢。

        但,既然我们意识到这个群体的狭隘,我们又将怎样拨开这片乌云呢?


1.《乌合之众》居斯塔夫·勒庞

2.圣彼得堡地铁爆炸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家好,我是奇峰,欢迎收听由奇峰带来的《乌合之众》的分享。我的分享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简单介绍这本书并谈谈阅读...
    琪00峰阅读 941评论 0 1
  • 心,需要敞开,才能照进阳光;结,需要解开,才能开始释然;情,需要坦然,才能拥抱幸福。
    融融春风阅读 99评论 0 0
  • 最近在读昆德拉的《笑忘录》,对其中的“写作癖”印象深刻。“社会生活高度原子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普遍疏...
    LNuenA阅读 865评论 0 1
  • 有些缘分,不期而遇。冥冥之中,似有指引。与大伦博士结缘于16年的3月。正是一年春来早,草长莺飞花开时。也...
    琴墨生阅读 1,989评论 0 2
  • 关于江湖我的认识是从金庸开始的也从金庸结束~ 好像是每一个故事都是从不起眼的人开始的,正如下面所要说的,不过说不起...
    ebdf8daffaa8阅读 3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