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遇到王阳明(二)

知行合一王阳明
——心学与禅宗之异

书中提到阳明先生与佛教的关系,对我而言很受启发。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但有人的圣人之心被物欲遮蔽,只需在心上用功,把物欲扫除,做到这一点,就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心能知是非善恶,一个恶念发动时就克掉它,一个善念流行时就保持它。黄绾挑战他的学说,认为他所说的是禅宗思想。他反驳,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佛向心头做,莫向心外求。真理已在我心中,我去实践,只是去验证这个道理,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
王阳明说他的心学和禅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实践。每个人的心就像一面镜子,你只需要时刻保持着它的一尘不染。禅宗说,在心上擦。阳明也说要勤擦,但要以实践为指导,在实践中验证我心是否没有恶念了,及我内心强大了,而不是枯坐在那里冥想。
王阳明极力指责佛教:佛教徒担心父子连累他,就离开父子;担心君臣连累他,就离开君臣;担心夫妻连累他,就离开夫妻。在儒家看来是不仁爱,不忠义,没礼节。简言之,阳明心学是一门要人去外面建功立业的学说,而禅宗是龟缩避世的学说。
从阳明先生的一生来看,终生都在践行“事上练”这个信条,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这算得上是明朝期间,文人弃文从戎的最高荣誉啦。对待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这就是良知,但并不是每个人的良知都有益于社会。致良知,是服从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由自我的道德意识决定这件事情是否要做。
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人要承认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从内心中把他当作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越是灰暗的事情,越要正视它,不能藏着掖着。将它看作一个对手后,想方设法去了解并战胜它,那么你就会战胜自己,收获成功的喜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笔者写下这个题目,可谓诚惶诚恐,深感要对一代大儒的思想有所评判,力道仍非常浅薄。能写这篇文章,缘于读梁漱溟先生的书...
    云之汉阅读 10,693评论 0 15
  • 导读: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时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顶点。王阳明那神奇莫测的智...
    小播读书阅读 35,929评论 4 144
  • 荐语 关于王阳明先生,我们在《王阳明》大传里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知道他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二个半完人(孔子、王阳明、曾...
    威然的自由之路阅读 4,524评论 0 6
  •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韦赫指出:“画1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看9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儿童学绘画可以开发智力,激发他们举...
    小鱼的理想_9ca9阅读 1,391评论 0 0
  • 深夜,陪一对分手的恋人聊到清晨。 当两人都身心疲惫的睡去,我独自坐在黑夜中思索。 学生时代的情感,分分合合,司空见...
    陈旭华阅读 1,2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