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如何影响对身体疼痛的认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春节期间,休息了两周没有完全进行任何力量训练,就是在家一次俯卧撑都没做过的那种。可以说是一年以来头一次隔着长时间停止训练。


所以一恢复训练后的肌肉酸痛简直达到顶峰。因为自己也很清楚刚恢复训练,强度重量不能太大,肌肉酸痛依然无比强劲。前天练过的腿,今天走路还是超级痛。甚至连晚上睡觉,躺床上也能觉得大腿后侧在痛,更不用说站起坐下。然后接着,第二天训练胸和肩,第三天胸和肩痛。


其实对于一名经常训练的人来说,肌肉酸痛真不算什么事。相信大部分健身者,偶尔会觉得大强度大重量后,隔天肌肉没感觉会觉得是不是没训练到位。在一年365天,有1/3的时间某一部位的肌肉是酸痛着的。


相比这次肌肉酸痛,我想起了手掌受伤的事情。说起痛的程度,明显是这次的肌肉酸痛程度更甚。但我依然记得当时手受伤时那种焦虑和不安。为什么?


其实都是思维在起作用。因为我知道训练造成的肌肉酸痛,无论疼痛程度如何,3-4天之后必然会消除,没什么好担心的。但之前的腱鞘炎,得到医生说以后能恢复训练的回答很消极,所以让我感到非常的焦虑和不安,哪怕其实不是很严重的小伤,反而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那种苦闷的心情,快过去近一年了我还记忆犹新。


很多时候,身体上的疾病与心理上的担忧确实存在相关性。消极的思维会引发消极的情绪,而情绪和身体的健康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学会去察觉自己思维背后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心念的一转,能带我们进入另一番天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