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术》 [ 日 ] 印南敦史

我想要读书,想要读很多书,可是时间不够;

我想养成读书习惯,可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想要记住书中尽可能多的内容,可是最后什么也没记住;

那就请看正文吧,说不定会有收获呦!


一、读书慢的原因

       书中作者说你读书缓慢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仔细阅读的执念,你希望看过一遍就全部记在脑海里面;当每次看书时不小心走了神,回过神来发现刚刚看过什么不记得了,又折回去看,也因为你想记住。结果就是时间用了很多,记不住的还是忘的一干二净。

       有段时间听得到里面李翔知识内参每日的内容,有的就一两分钟,可是自己总是要反复的听几遍,最后还是没能记住;直到后来有一天不知道是听了音频还是谁告诉我的,我们的大脑会对听到的、看到的和感知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留下的才是对自己有用的,从那之后自己觉得很有用的内容才会多听几遍,实在没记住就让它过去;读书亦应如此,读书、听音频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内容,而在于邂逅1%的收获。

二、培养阅读习惯:

        在固定时间和情境下读书,使大脑中形成一种惯性,就像是每天吃饭一样有大致固定的时间和餐桌,让读书成为我们每天必做的事,读书有专属时间专属环境;

三、书的分类

(一)无需阅读的书;(当下对自己没有用的书);

(二)可以快速阅读的书(章节之间独立性较强的书);

(三)不可以快速阅读的书(前后连贯性强的书,小说);

       选择适合自己的书,不同类型的书用不一样的读速;

四、阅读方法

(一)“流水式”阅读方法

       流水式阅读是相对于存储式阅读提出的,其实也就是多读书,猫叔说多读书可以增强自身词汇量、大脑处理信息能力、以及提升思考能力,从这一层面来讲,书读的多了,读速也会有所提升;但是并不是说采用流水式阅读就会忽略读书的目的是需要有收获;

       存储式阅读一方面是说书买了却放在家里睡觉,一方面是想要记住书中更多的内容;

(二)呼吸式阅读

       呼吸式阅读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有输入,就一定要输出;大脑就像是电脑,它的存储空间有限,所以可以把纸张当成U盘来使用,给电脑腾出更多的空间,而后电脑都不卡了。


如何进行呼吸式阅读

1、“一行采集”,摘抄文中自己心动的句子;

2、“一行精华”,一本书读完从一行采集中选出最钟爱的一句;

3、“一行评论”,对一行精华写出自己的想法;

4、自我评定读书足迹;每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文中以12本为单位),回顾之前的所有记录,明确三个问题:

(1)哪一类书籍比较容易让自己产生共鸣;

(2)哪一类意见主张是自己赞同的;

(3)哪一类书籍是自己今后还想阅读的。

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今后阅读的方向。

5、摘抄方式建议手抄,手抄相对比较麻烦,正因为如此我们通常会选择摘抄最重要的部分;而且字写在纸上有明显的触感,是和敲键盘感觉完全不一样的;随着摘抄本的不断积累,自己会很有成就感因而更有动力继续下去。

四、跳读

(一)、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阅读序言明确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把握全貌,阅读目录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框架以及可快速选出自己需要阅读的章节);

(二)、仅读开头和结尾5行,放弃“开局-中局-结局”的阅读模式(适用于不能确定是否该跳读的情况);

(三)确定关键词;(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细度)

(四)使用多种阅读速度阅读;(使用同一读速单调易生乏)

五、书籍的挑选、获取、整理

(一)选书

      1、制定一周六天的读书计划;

      2 、选择一两本不太想读或者他人推荐的书;(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

(二)书的来源渠道(1)图书馆;(2)实体书店;(3)二手书店;

(三)书的管理

       伴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书架的整理也会成为一个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定期整理书架,思考哪些书需要必须保留,哪些书可以处理掉(卖到二手书店、捐赠);留下的会让我们更加爱他,也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       


        以后多想想为什么吧!

        以后多读书吧!

         以后多“书”出吧!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