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附近的菜市场,总在傍晚时分透着最鲜活的劲儿。刚拐进巷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就裹着饭菜香飘过来:“小油菜刚摘的啊!带露水呢!三块五一斤!”“本地番茄熟透了,熬汤酸甜,五块钱两斤,多买还能让一毛!” 摊主们要么踮着脚朝路人挥手,要么手里麻利地给蔬菜喷水,翠绿的黄瓜、嫩黄的娃娃菜、紫莹莹的茄子上都挂着晶莹的水珠,看着就透着新鲜劲儿。

我停在常去的阿姨摊位前,她正给一把菠菜淋水,见我来就笑着递过袋子:“今天这菠菜嫩得很,炒鸡蛋或者煮汤都鲜。四块钱一斤,你要多少?” 我伸手捏了捏菜叶,软乎乎的还带着潮气,便说:“阿姨,称两斤吧,能不能便宜点?常来你这儿买呢。” 阿姨爽快地挥挥手:“行!给你按三块八,算你七块五,凑个整!” 接着又指着旁边的平菇:“这个也新鲜,三块钱一斤,跟菠菜一起煮个汤,暖乎乎的多好。” 我点点头,让她再称一斤平菇,又顺手拿了两根胡萝卜 —— 五块钱三根,阿姨额外多塞了一根小的,说 “回家给孩子当零食啃,甜着呢”。

最后走到水产摊,老板正帮顾客杀鱼,溅起的水花落在水泥地上,混着冰块融化的水,透着股清凉。“要条小鲫鱼不?熬汤最鲜,十二块钱一斤,这条刚好一斤二,算你十四块。” 老板说着就用网兜捞起一条蹦跳的鲫鱼,我点头应下,看着他麻利地刮鳞、开膛,动作快得没几分钟就处理干净,装在塑料袋里递过来。

拎着沉甸甸的袋子往家走,菠菜、平菇、胡萝卜还有鲫鱼,总共花了不到三十块。回到家先把鲫鱼下锅煎至金黄,加开水、姜片煮出奶白色的汤,再放进撕好的平菇和切滚刀块的胡萝卜,最后撒上洗净的菠菜,加盐和少许白胡椒粉调味。汤刚端上桌,热气裹着鲜香味扑面而来,喝一口暖到胃里,一天的疲惫好像都被这碗热汤冲淡了。

其实日子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反而藏在傍晚菜市场的吆喝声里,藏在讨价还价时摊主多给的那根胡萝卜里,藏在回家煮的一碗热汤里。这些细碎的、带着烟火气的瞬间,看似平凡,却最能治愈人心,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与安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