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感悟41-44

图片发自简书App

4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上士”听到了“道”的道理,赶快照着实施;“中士”听到了“道”的道理,将信将疑;“下士”听到了“道”的道理,横加嘲笑。不笑那才希奇!所以,古人说得好;“明显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深谷。最光彩好似屈辱,广大德好似不足,健德好似怠惰,纯真好似庸俗,最方正,反没有棱角,大器物,将最后完成,大声音,反而希声,大形象,反而无形。”“道”,幽隐而“无名”,“道”于万物始始善终。

感悟:我们会发现,我们总想学那些成功的人,那些成功的事,但往往以失败告终。因为我们通常学的都只是表面的东西,学不到背后的“道”。而“道”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我们不屑一顾的,是跟我们正常认知相反的东西。其实我们不知道“反”才是对的——反者道之动。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宇宙原始处于混沌状态,混沌开始分化,分化再分化,产生千差万别的东西。万物内涵阴阳对立的势力,阴阳在看不见的气中得到统一。人们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穀”。王公们却以这些贬义字称他们自己。所以一切事物有时贬低它,它反得到抬高;有时抬高它,它反受到贬低。人们所互相教导的,我也用这一原则教人:“强暴的人不得好死”,我要把这一成语作为教人的开始”。

感悟:事物的发生是阴阳和合而生的。万物都喜欢阳光,却都扎根于阴暗的地底下。所以要觉察事物背后的意义,看到的“阳”和看不到的“阴”和合之后的结果,任何事情不要强行妄为。

4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天下最柔弱的力量,能在最坚硬的实体中穿来穿去。这个看不见的力量,能穿透没有空隙的实体。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有益。“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天下罕能企及。

感悟:“不言之教”其实就是榜样的力量,他只是做好他自己,却自然而然的有很多人向他学习。这也是一种无为,他并没有要求别人做什么。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道”,强行者往往不得其“道”,弄者双方都痛苦不堪。

4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虚荣跟生命哪一个更亲切?生命跟财产哪一个更重要?占有与丧失哪一个更有害?因此,过分吝惜,破费会更多,储藏丰厚,损失必重大。知足不会遭困辱,知止不会遇险,可以长保安全。

感悟:伤害自己最深的人,往往是最亲近的人,那个人不是别人,就是自己。贪婪的人总在防别人,防止别人抢走自己的东西;知足的人时时防着自己,防着自己的欲望给自己带来不需要东西。外在的东西多了都是生命累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经典版本)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
    木鱼飞阅读 744评论 1 1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花在手中阅读 1,188评论 0 1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6,357评论 4 81
  • 投射儿子认真听课认真记笔记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士官,投射儿子有点给家里写信,投射老公中新股,投射...
    不一样的我和你阅读 149评论 0 0
  • 每每想起太子,皇后就泪流不止,祁顺无辜,就是温絮把孩子给她养,还是她太宽和,兰妃在内宫就敢如此大胆? 此事是谁授意...
    君清兮阅读 1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