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读《红楼梦》都在为黛玉的离世惋惜,为宝玉和宝钗的举案齐眉感到不解。不解宝玉为何面对曾经心心念念的林妹妹离世,终也只是疯疯傻傻之态。前生的缘,终只属前生。在与宝钗的婚姻里,林妹妹只是曾经心痛的上一段恋情,于此无二。
然,金陵十二钗判词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用的是同一句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枉凝眉中有一句词是: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如果说林黛玉就是那水中月,那月包裹在盈盈水波里,盈盈微风起,便吹皱黛玉那善感多愁心。怜人得赔多少的泪珠儿,才能守住那一腔儿女深情。如果说薛宝钗是那镜中花,那花是花颜花魂自芬芳,奈何却是触不得碰不到的镜中物。花至美,一腔圆滑世故玲珑心,换得所谓金玉良缘,怎奈美中不足,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才明白,林黛玉的水中月代表的是出世的寂寞孤寂冷。薛宝钗的镜中花,代表的是入世的成功圆满情。然,《红楼梦》悲剧的色调并非只想告诉我们黛玉的可惜,宝钗的不可得。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之所以把黛钗放在同一句,也许只是想告诉世人,仙界寂寞孤寂的不可碰(林黛玉为代表)和凡间努力博得圆满的不可求(薛宝钗为代表),都只是世人的一厢情愿。世间万般柔情,终不过水中月镜中花,何苦费尽心机空牵挂。谁人又真解宝玉的丢玉失心到底是真疯还是假傻,终不过是莫把一切空牵挂。
长长的一生,到了终不过是必须面对无情的分离。所谓相遇,是上一辈子余情未了,这一辈子来还债的。所谓分离,是这一辈子余孽已还,下辈子终不再见。
宿孽总因情,情不伤心自不伤身。世人皆知情深不断难舍难分,岂知所谓难分,不过是余情未了余恩未尽。
世人皆以情必相“淫”以释深情,却不知,主“淫”必伤情,伤情自伤身。浓浓世间情到了不过一个生死无情两纷纷,何必殷殷不舍不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