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修习冥想,�经常请“存有”指导解决疑难问题,今天就让我对王阳明的心学有了更进一步认识。
王阳明在明朝及其后的思想长河里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明清时期,几乎所有思想家均以与王阳明有联系而甚为荣耀。到了近现代,YF的历史教科书编写者们,片面宣扬唯物主义,将阳明心学划归入唯心,使得我们这代人对阳明思想知之甚少。
根据浙大教授的分析论证,将阳明思想划入唯心,是与岩中花的公案有关。
原文如下: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在这段话中,阳明指出了物质第三种存在状态,即“寂”的存在状态,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故而被打入唯心的冷宫。
到底是不是这个样子呢?当然不是!因为“寂”的状态是物质真实的一种存在状态。
获得灵感要从今天的一段冥想经历说起。
今天在900层停留的时候,看到一个很大的眼睛,然后他告诉我,我看到的宇宙是他眼里的投影,而真正的宇宙是多维度的,我们根本理解不到。
我觉得很神奇,就继续追问。他反问我,你生活的是三维世界,你能找到一个二维世界的物品吗?我想了想,在地球上,即使是一张无限薄的纸,都是有厚度的,基本无法找出绝对二维空间的物品,更别说一维。
那人已料到我的答案,没有惊讶,只是反问我,你觉得投影在水里的影子是几维的呢?我豁然开朗,我们的影子、水中的倒影和镜子里的形象,不就是标准的二维世界吗!
那人接着说,三维世界投影成二维世界,一定发生了能量的交互,否则不可能会在水里显示出影像。
想想也是,如果没有任何能量的交换与转变,水中又怎样才能显示东西呢!
他告诉我,我们所体验的宇宙其实是他眼中的投射,而真正的宇宙,我们是无法看到真实影像的,也没必要看到,毕竟人类的层级还不高。
正是基于这次冥想体验,我根据类似的思考框架就很简单的理解岩中花的存在方式。
原来,当我们看到岩中花时,那其实是花在眼睛里的投射,而这种投射是要有能量的转化的,否则不会出现影像,这是物质在三维世界的存在状态。
当我们不看花时,其实只是没有花的本体与眼睛共同作用产生投射了,而真实的花可能是四维、五维或者更高维度,此时它本体的变化情况你是完全不了解的,但它依然存在。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从一个球的正面打光,球投影在墙上的影子(二维平面)是一个圆,即使现在球本身是转动的,但球的投影依然是一个圆,且没有任何变化。这时,不断旋转的球是事物的真相,而当你没有“看”的时候(即没有光照时投影),旋转的球就是一种“寂”的状态,便它可能是一直在变化的。
王阳明用简单的一“寂”字,深刻的阐释了物质更本质的一种存在方式,即没有意识触及时的状态,也就是没有观察者便没有了物质本身在观察者处发生的能量互化。
王阳明的心学之所以如此受青睐,除了他本身是一位军事天才外,还有他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还有他站在更高的维度思考问题,他是真正透过了现象看到事本质。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带给大家更多灵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