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开窍",你做到这两件事了吗?

我们中国有一个词,叫“开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尤其是孩子,由浑浊愚钝变得聪明伶俐、由幼稚无知变得成熟稳重。“这个孩子早就开窍了!”是我们对一个孩子的极高评价。

因此,很多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早点开窍,认为只要开了窍,孩子就会听话、懂事,学习成绩就会突飞猛进,管教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什么样的状态才算孩子开窍了呢?有没有帮助孩子轻松开窍的方法呢?今天就来聊一聊。

什么是开窍?通俗的说,开了窍的孩子会有以下三种表现:

一,有较强的合作意愿。愿意跟他人友好合作,进行积极正向的沟通与交流。

二、有较强的自制力。能够管得住自己的语言、行为及情绪,年龄较大的孩子还能够区分说话的时机及场合。

三,思虑周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懂事”。开窍的孩子知道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有很好的记忆力和观察力,能够对事物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与决策。

开窍的好处如此之大,那要如何做才能轻松开窍呢?

办法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琢磨出来了。儒学经典《大学》,其实就已告诉了我们开窍的方法。

《大学》第一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段话又长又难懂,好多人一看心里就打退堂鼓。别急,我归纳一下,这段话是说,要想让孩子开窍,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让孩子拥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二,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目标很重要。一定要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了目标,孩子就有了前行的方向,就能够心无旁顾地努力,这就是《大学》说的“知止”,知道自己将止于哪里。

那么目标应该是什么呢?《大学》的建议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真实的人,即“止于至善”。让孩子以童真之眼看世界,以赤子之心待人。圣人皆婴孩,真正的圣人教育人们,就是使得老百姓都像婴孩那样单纯质朴。

有了目标后,接下来,家长就要为孩子营造身心安全的环境,让孩子拥有极强的安全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了身心安全的环境,孩子才能“定”、“静”、“安”,随后才能“虑”和“得”。什么叫虑?思虑周详,就是开窍。什么是“得”?获得你渴望的好成绩,985/211大学通知书。

多么完美的结局啊。

总结一下,要想让孩子开窍,要满足两个条件:清晰而牢固的目标,轻松又舒适的环境。

你没有做家长的成功经验,孩子也是没有做孩子的经验,那么,请与孩子合作吧,彼此成就,一个真实的人。

开心是因,开窍是果。

亲子合作,开心快乐。开心开窍,第一重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让我惊喜的是,自己很早便醒了,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这种感觉了。现在倒是再一次见识到了早晨的魅力,一定是心理作用,...
    旧就酒就阅读 1,566评论 0 0
  • lr11装在win10上时,因为lr11不支持win10的ie浏览器的版本,所以录制的时候不能调用ie。使用lr1...
    真好呀阅读 734评论 0 0
  • 题记:心智靠耳朵而不是靠眼晴来运转的。 名字伴随我们一生,现在的人比以前更注重名字的意义。有个含义深远又朗朗上口的...
    赵月晴阅读 2,8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