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皇太后和情人公开同居,众臣不反对!啥原因?

北宋及辽国时期的大美人萧绰,小名燕燕,出生于辽穆宗应历三年(953)五月。萧绰的父亲萧思温是淳钦太后述律平的族侄,母亲是辽太宗长女燕国公主。不难看出,她的家庭背景是非常显赫的。

辽穆宗嗜酒如命、性格残暴,常常无端随意砍杀大臣和近侍。在一次前往黑山打猎的夜晚,不堪虐待的侍役们将醉酒后的辽穆宗杀死。随帝出行的亲信萧思温迅速封锁消息,连夜报信给与自己来往密切的耶律贤(辽世宗耶律阮的次子)。耶律贤闻讯立即携亲信将领,率千名铁甲骑兵奔赴黑山,于穆宗遇刺的次日黎明在穆宗灵柩前宣誓即皇帝位,史称辽景宗。

萧思温立下如此大,景宗封他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尚书令、魏王。并召他的女儿入官伺寝。萧思温和燕国公主一共生有三个女,景宗选中的是年方十六的老三萧绰。萧绰从小聪颖灵秀,才思敏,容颜力盖群,耶律贤久慕其名。萧绰进宫即被封为贵,两月后就被正式册封为皇后。次,权倾朝野的萧思温遇刺身亡19岁的萧绰为辽景宗生下了长子耶律隆绪,景宗对萧绰更是宠爱无比。丈夫体弱多病、对繁重的朝政力不从,在景宗的默许,辽国的朝堂政务都交由她决断。经过长时间的磨,年轻的萧绰逐渐成长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在两人十四年的夫妻生活,萧绰几乎掌握了景宗朝的军政大事,并一连为景宗生下了四儿三女。

乾亨四(982),35岁的辽景宗在出猎途中病死。临终留下遗:十二岁的长子梁王耶律隆绪嗣,军国大事听命于皇后。一道遗,名正言顺地将整个国交到29岁的皇后萧绰手里。已事实上执掌辽国大权十三年皇太萧绰,从容安排老公景宗去世后的朝政布,依靠南院枢密使韩德让的鼎力支,继续铁腕治国。由于她勤政为,朝野上下对这位年轻太后的才能十分钦,辽国的国势日渐强盛。

29岁就守寡的美艳太,绯闻自然不少。萧绰与她最宠信的重臣韩德让之,始终是历朝野史津津乐道的话题。

韩德让的父亲韩匡嗣是辽太宗时期的一名汉人军官。韩德让比萧绰13,传说自幼两人订有婚,由于萧绰被景宗纳入后宫才中止婚约。因这一情,执掌朝政的萧绰皇后对韩氏家族特别是韩德让分外优遇。韩德让在宋太宗伐辽的战争坚守辽南京城(今北京)半月,导致宋军在高粱河大败而崭露头角。在辽景宗时,韩德让已位列南院枢密使,因能力出众享誉朝堂。

景宗病逝,韩德让进一步的发挥忠心和才,频频为太后和幼主献出治国绝,并直接负责幼帝和太后的人身安全。此29岁的太后萧,正是女人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期。因之前的婚约情,韩德让博学多才、英武善战自然令她旧情复发。在韩德让的协助,萧太后主持了契丹史上影响深远的司法和政治改,开科举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辽国在萧绰执政时期达到了鼎盛。

在辅佐执政及对宋国的战争,韩德让以其卓越的才能赢得了辽国众臣的信,萧绰赐其名耶律隆,改为国,入皇族位列诸亲王之上。韩德让出入内,此时他与萧绰在事实和名分上都已是夫妻。契丹是游牧民,风俗不同于汉人,不像汉人总是把男女作风问题当成大事拿来做文章。萧绰作为政治家当断必断的风格丝毫不亚于女皇武则天,为了与韩德让尽情欢,不惜派人毒死了韩的妻子。当皇权面临挑战,她又下将令自己的两个亲姐姐及三女婿萧恒德处死。

萧太后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契丹女,她亲率大军直面应对宋太宗的北伐大军,在朔州战场生擒杨家将主帅杨业;又陪同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军南下,深入宋境,在河南澶州逼迫宋真宗签澶渊之,此后宋、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两国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57岁那年萧绰将皇权交还给了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结束了她整整四十多年的摄政生,在前往南(今北)安享晚年的途,萧绰染上风寒病逝。两年,悲伤过度的韩德让也与世长,71岁。韩德让死,圣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并亲自拉着韩德让的灵车送出百步之,后将他安葬在母亲身边。

在中国古代美女榜,萧绰是少数民族中极其罕见的美艳夺目、雄才大略、智谋超群的成功美女。

本文由作者南朝九月独家原创,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