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在爱中绽放(18)

没有一个孩子是自觉的

昨天检查30班配套单元综合练习(二),抽查北边前四排,李瑞栋做的最差,其次张毅、高明、吕山,可以说没有一个尽心尽力的,都是为写作业而写作业。就连优秀的李元文同学选择题,“出郭相扶将”的“郭”都选错了,课文下面明明白白注释,当然这些同学肯定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另一个女同学周五两节课,一套试题,只做了基础知识部分,诗歌赏析之后就一片空白。当我问她为什么不做?她居然满脸不屑,狡辩“我不会”,如何批评教育她的省略。

通过这个现象,使我回忆起上周末去理发店理发,湖南崖小学的一位五十多的女教师在那里染发,正好有一个她教过的学生家长也在那里理发。等家长走后,谈论起他的女儿,作业不写,又磨蹭又拖拉,问为什么不写?回答,“我没时间”。打不得骂不得,干气干鼓。自己说浑身毛病,“三高”,心脏不好,脊椎突出,曾不代课了,现在又开始代课,一个班85个同学,两个班数学,一个班班主任,让学生气的晕在教室。这就是真实的教育,当人们艳羡老师有寒暑假之时,又有谁体谅老师授课之余的额外付出。

在交谈中,她说起她儿子是在我们学校上的初中,在张雅文老师班,考了临沂一中,因为晚自习,老师不看班,她每周不固定的去他儿子教室探视,他儿子也争气,考了东北大学自主招生,176个报名者中,他考了第一名,又交换去了英国。

她反复强调一句话,孩子没有一个自觉的,家长老师必须盯紧、督促,尤其在中小学阶段。

这件事使我想起《挑战不可能》节目,有一个嘉宾李昌钰,有“华人神探”之称,她妈妈养育11个孩子,11个都是博士生,在世界上各个领域都很有名气。他回忆幼时背书不会,她妈妈就让他跪着,直到背熟练准确,否则就打屁股、不给饭吃,幼时不理解,现在回忆起来感谢母亲严格要求,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

一个人只有自觉主动学习,才会有成就,哪怕他年龄一错过最佳时段,事物繁忙。就如同教材课文《孙权劝学》中的吕蒙,自小未曾读书,文墨没有,行事粗鲁,又全不懂礼仪文饰,大家都呢称他为“吴下阿蒙”。

一次,孙权与吕蒙在一起时,孙权说:“吕将军,你现在与我一起执掌国家大政,应该多读点书,学点历史和文化知识,这样才好。” 吕蒙一听,马上说:“我每天军务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读书?以前,我不读书,不是照样带兵打仗吗?” 孙权笑着回答:“要说忙,你不会比我忙吧?我自渡江以来,就抽空读了《史记》、《汉书》和各种兵书。你更不比曹操忙吧?曹操带兵打仗都忘不了读书,越老越喜欢看书。东汉的开国之君刘秀,时常手不离书,这些都是人所皆知的。”

“要说读书与不读书,那可大不一样。书中有很多道理,可以使人聪明;书中的历史经验教训,可给人启示警惕。我治国理政,许多都是从书中受到教育启发的。”听了孙权的这一番话,吕蒙才知读书的重要,从此以后,每天军务再忙,他都要抽一些时间来读书。他还聘请了二位文士,来指导他读书。开始读书时,吕蒙倒没什么特别感受,渐渐地,吕蒙读出味来,眼界不断开阔,思路日益活泛,才发觉自己以前的许多愚昧无知。于是,越读越有味,后来竟成为一位饱学之士和智谋帅才,指挥夺荆州,擒关羽的就是他啦。

从吕蒙身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他一旦答应读书,就立即付诸行动,而且在短时间里卓有成效,没有高度自觉自律是不可能的。

古人说“师傅领进门,成才在个人”也是强调的这个道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